中医按摩:术后止痛安神的方法之一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医按摩曾经尝试着以一指禅推法进行手术麻醉,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当时选取公孙穴进行阑尾手术麻醉,选取三阳络进行胸外科手术麻醉都得到了普遍认可,减缓了许多患者,尤其是麻醉过敏的患者的痛苦 。按摩麻醉虽没有能进一步得到研究与发展,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只要取穴准确,手法得当,按摩的疗效是确切的 。至今,按摩也常在临床作为术后止痛安神的方法之一 。
经络所过 主治所及
按摩治病以经络学说和藏象学说为基础,但其辨证并不拘于五脏六腑或是经脉穴位,只要是手法可及的部位,均可作为按摩的治疗点 。按摩的主要取穴方法是根据经络系统,“经络所过,主治所及” 。按摩病灶部位经行的经络,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如肩部所谓七星穴(肩井、肩贞、肩髎、肩髃、天宗、巨骨、秉风),虽属不同经脉却都主治肩周炎等肩部疾患 。此外,针灸中常用的原络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按摩都可以适当辨证选用 。如点小海治疗腰部屈伸不利就是手太阳经穴治足太阳经病的同名经取穴的例子 。根据脏腑系统,按摩重视相关脏器所连属的俞穴、募穴、下合穴、交会穴、五输穴等特定穴的运用 。对于膀胱不利,尿潴留的病人,点按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委中常有神效,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 。
脏腑按摩 五体辨证
按摩还独具一个其他疗法无法比拟的脏腑直接按摩作用 。如对于食积胃胀者,可在胃脘部做揉拿提按,以助消食 。对于便秘者,可直接在降结肠处做推拨提按,以助肠蠕动 。对于耳鸣重听者,可运用鸣天鼓、鼓气聪耳等方法直接针对鼓膜、中耳进行治疗 。
五体辨证最核心的一个取穴原则就是,形态、结构、功能相同或相似的部位具有对应的治疗作用 。比如肩肘腕与髋膝踝三对关节,结构相类似,在治疗上也可以作为对应取穴,以增强疗效 。如肩周炎取髂前韧带区的痛点,踝扭伤取大陵、小天心,膝关节屈伸不利取小海、牵抻肘关节等,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 。
经筋配穴 由表及里
中医治疗伤科疾病重视筋的联属与主治 。按摩师将伤科常见软组织损伤,都归于筋伤一类,临证必重视经筋的结聚与起止点的治疗作用 。如临床常用足太阳经筋结于腋下和肩胛的腋后筋治疗踝扭伤后跟腱无力、下蹲困难,就是利用足太阳经筋进行的上下配穴 。此时的“穴”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筋了 。再如对于膝关节病,除局部治疗外还需把大量的治疗用于内收肌止点、腹股沟区、髂胫束、小腿三头肌等部位的筋健,既避免了局部手法过多造成的肿胀积液,又大大提高了疗效,适用于关节肿胀不宜局部手法刺激者 。
按摩治疗内科疾病也离不开五体这个中心,将五体与五脏相结合辨证处方,治疗更为直接 。按摩医师治病,不是哪痛按哪,病人咳嗽,我们总不能去揉他的嗓子吧?按摩就是外治皮肉,内达脏腑 。五体是我们的治疗部位,也是治疗力由表及里的通道 。其中基本的理论支持就是五体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即依据五行,肝心脾肺肾对应筋脉肉皮骨 。有个病人扬某,素体阳虚,卫表不固,畏寒怕热、遇风则冷、常感冒、遇热则汗出、时有眩晕气短 。我们在治疗中不但选用温阳强壮的手法和穴位,还特别增加了提拿背腰部皮肉的手法,通过疏皮部开腠理起到了很好的振奋卫阳的作用,病人治疗后感觉良好 。
对角对称 由此及彼
五体之中,肢体对角对称现象的临证发挥,也常常是按摩出奇制胜的法宝 。肢体虽分五体,各有分工,但总在一个共同的协同中心下运转 。对于整个*来说,这个中心在脐与命门之间 。上肢运动中心在肘,下肢运动中心在膝,头面中心在脑中,胸廓中心在膻中深面 。以这个中心为支点,全身肢体上下左右前后处于一个协同互用的平衡体系中 。肢体任何一个部位都和与其对称的部位,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或是对角、斜对角,形成对应关系,并存在着相互作用,比如,左肩对应右肩,也对应着左髋与右髋,百会对应着会阴等 。这种对应关系虽然不能构成治疗中的主流,但有时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例如腰病,治疗后缓解,尚存骶尾部不适,此处不方便手法施术,点天突即可立见成效 。再比如取百会及按摩巅顶治疗痔疮出血,点按抬肩穴治疗对侧髂前区疼痛等 。
【中医按摩:术后止痛安神的方法之一】温馨提醒:文章涉及疾病或医药内容的,请及时到医院就诊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