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 , 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 自宋末年间开始生产陶器 , 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历史上有宋有青瓷 , 元有青花 , 明有粗瓷 , 清有紫陶的说法 , 紫陶属传统的名优产品 。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 , 建水紫陶被列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 , 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并驾齐名 。
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民间传统工艺品 , 始于元末明初 。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制作成型 , 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 , 陶器色泽深紫 , 花纹雪白 , 叩声如磐 。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 , 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 。造型大多古朴典雅 , 别具一格 , 用作蒸具 , 可蒸鸡、鸽等肉食品 , 鲜美异常 。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 。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 。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 , 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 , 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 。画面用笔潇洒 , 刀法流畅 , 无论刻划飞禽走兽 , 还是花草鱼虫 , 均栩栩如生 , 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 。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 , 即坯体不上釉 , 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 。一旦敲击铿锵有声 , 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 , 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 , 实为“陶坛一秀” 。
悠久的制陶史锻造了精湛的民间制陶工艺 , 同时也锤炼和哺育了一代代民间制陶工艺师 。早在1921年 , 建水艺人向逢春制作的陶器 , 就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美术奖 。
建水陶产品丰富多彩 , 精美绝伦 , 其产品主要有瓶、尊、盆、盘、碟、碗、壶、缸、汽锅、烟斗、文房四宝、乐器、日常生活用品等一百多种 , 深受人们喜爱 。
其特点表现在:1、建水陶陶泥取自境内五彩山 , 含铁量高 , 使成器硬度高 , 强度大 , 表面富有金属质感 , 叩击有金石之声 。经无釉磨光 , 精工细磨抛光 , 质地细腻 , 光亮如镜 。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 。
水陶讲究精工细作 , 尤其注重装饰 , 它以书画镂刻、彩泥镶填为主要手段 , 集书画、金石、镌刻、镶嵌、等装饰艺术于一身 , 神形兼备 , 美轮美奂 。清以来 , 建水的骚人墨客文人雅士以半干的陶坯为纸 , 尽情挥洒泼墨 , 移字画于陶坯之上 。陶坯落墨后 , 艺人们依样将墨迹精心雕刻成模 , 再经填充彩泥、修坯、风干、入窑焙烧、分次打磨后 , 使建水紫陶呈现出斑驳陆离的肌理变化 , 产生出古拙斑斓的金石之气 。加上其独创的“残贴”和“淡艳”装饰工艺 , 将古老的建水陶艺点化得出神入化 , 美妙绝伦 , 是中国陶艺装饰的奇葩 。它既保留了名家笔墨的气韵 , 又兼顾陶坯在不同弧面和湿润状态的特性 , 彰显了名家捉毫濡墨 , 悬肘运笔的厚实功底 , 也传承了建水陶独一无二的制陶工艺 。以古朴斑斓的视角冲击 , 纯洁淡雅 , 自然纯朴的感染力 , 给人以优美单纯的宁静 , 有“雅陶”之赞美 。正是有历代骚人墨客 , 文人雅士与工匠们的倾力合作 , 精心打造 , 才使建水陶成为集实用.
【建水紫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