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秋季有三时,养生各不同!
秋天,气候由热变凉,是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秋季分初秋、仲秋和晚秋三个阶段,不同阶段进补也不同 。初秋御暑热、保脾胃、解秋乏
初秋是夏季刚过的第一个月,此时,阳气浮越,气耗阴损,而秋季的干风有时送来一丝凉意,称为“温燥”,人们表现出皮肤干燥、咽干口燥、干咳少痰、心烦少眠等症状 。建议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的食物或药物,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并调理脾胃功能,为仲、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 。
御暑热 初秋暑热仍未退去,因而仍要加强各种解暑降温保健措施 。由于暑热最易伤心,因而应有意识避开不良情绪的干扰,做到遇事不烦,处事不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 。
保脾胃 此时雨水较多,湿气偏盛 。湿邪为患,最易伤脾,淋雨、涉水后要及时将身体擦干;饮食应清淡,不宜大量摄入各种肉食以补充夏日的消耗;少食冷饮、秋瓜等寒凉食物,以免中伤脾阳 。
解秋乏 由于炎夏的消耗,入秋后不少人会出现浑身疲软无力,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食欲增强,却又不易消化的秋乏现象 。对此应从生活起居上进行调整,将夏天的晚睡早起改为早睡早起,注意不要熬夜,切忌过劳 。
文章插图
仲秋防秋燥、护毛发、常秋冻
仲秋是暑热散尽,冬寒未至,不冷不热,气候宜人的好季节,可谓是养生的旺月 。此时的饮食原则要突出一个“和”字,以防“秋膘”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以及脾胃损伤 。所谓“和”是指所食食品的性味不能大热大寒、大辛大咸,相互之间应协调和谐 。
防秋燥 伴随自然万物干枯萎黄,人体也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对此应从饮食上进行调理,宜常吃梨、柿、葡萄、石榴、甘蔗、萝卜、番茄等新鲜果蔬,以养阴润燥 。
护毛发 秋天干燥的气候可致脱发相对增多 。为做好头发的养护,这段时间最好暂停烫发,用温和的洗发剂洗发 。另可适食芝麻、核桃、黑豆、黑木耳等食物,以养发护发 。
常秋冻 仲秋气温开始下降,虽凉却不甚寒,这时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是青壮年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和小孩,穿衣要有所控制,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为入冬打好基础 。
文章插图
晚秋避风寒、 消秋愁、打“底补”
晚秋是接近冬季的月份,可以说阵阵北风阵阵寒,因肺主气,又为娇脏,很容易受到外邪而致虚,故养生时应注意吃些益气散寒的食品 。
避风寒 晚秋早晚温差变大,气候开始转寒,此时须及时添衣,预防冬季多发的伤风感冒等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对于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讲,在深秋要格外注意,要预防寒流侵袭诱发中风和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
消秋愁 秋天的萧索之景,往往令人多愁善感,难免情绪低落 。要注意精神调养,设法改善种种不良心境,要多出户外活动 。
打“底补” 此时是调整脾胃、打“底补”的最佳时期 。对于“底补”,芡实是最好的食选,可用芡实、红枣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瘦猪肉、鸡肉等食用,通过“底补”,脾胃健运,入冬就可放心进补,以此抵御严寒 。为预防冬季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除选用具有补肺益气功效的食物外,还可用1~3个核桃肉与1~3片生姜同嚼服食 。
来源:健康报、江苏食品药品监管
【「科普」秋季有三时,养生各不同!】
推荐阅读
- 科普|寒露养生防病,加强自我保健
- 「节气养生」秋分养生重健脾胃 中医妙法巧避胃病
- 「吃在大荔·名宴推介」大荔黄河宾馆的“养生黄花宴”惊艳世界
- 「铁板鱿鱼」没有铁板一样好吃
- 「健康」最好的防癌药、最好的长寿药……最好的养生方法,一分钱不花
- 科普:适合幼儿的日常食谱
- 叶酸什么时候开始吃最好?科普关于叶酸的相关知识!
- 「养生」“肺”尽心机应对多事之秋!
- 「健康食疗」这8种香料 即可调味也可养生两不误
- 好听的淘宝昵称霸气 2022最火淘宝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