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奉五治肝八法

对于肝的具体治疗法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对于肝的具体治疗法则,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肝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 “肝欲散, 急食辛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泻之” 。 说明肝为血脏, 血燥则苦急 。 其性喜条达, 故欲散, 且以散为补, 以敛为泻 。 临床上也有“肝无补法”之说 。 这些都是根据肝的生理特性所拟定的基本法则 。 具体到妇科临床, 内容就更加丰富 。
 
从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中, 可归纳为舒肝调气、清肝泄火、清热平肝、抑肝潜阳、镇肝息风、养血柔肝、化阴缓肝、暖肝温经等治肝八法, 分述于下:
1.舒肝调气(包括舒肝与疏肝)
舒肝调气是疏通和舒理肝气郁结的方法, 使肝气条达以调理全身之气机 。 主要用于治疗肝气病 。
舒肝与疏肝意义相近, 但是同中有异 。 舒肝偏于上下舒理条达, 重在气机之升降;疏肝偏于疏通横散, 重在气机之开阖与经络气血之疏浚 。 舒肝常用柴胡、荆芥穗、香附;疏肝常用青皮、郁金、枳壳、砂仁、木香、瓜蒌, 甚或山甲、王不留行、漏芦等 。 有时也可合用 。 常用的方剂如逍遥散、得生丹 。
 
2.清肝泄火(包括清肝与泄肝)
清肝泄火是以苦寒泻火的药物, 清肝热泄肝火的方法, 使肝热得清, 肝火得泄 。 主要用于肝热冲逆, 肝火上升诸证 。
肝热势缓清之则热平, 肝火势急非泄不折 。 火与热也是程度上的差异, 所以清肝、泄肝同中有异 。 清肝常用黄芩、黄连、栀子、夏枯草等药;泄肝常用胆草、芦荟、大黄等药, 有时也可同用 。 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当归芦荟丸 。

刘奉五治肝八法

文章插图

3.清热平肝
是针对肝热上扰或肝阳上亢的治疗方法 。
常用的药物如桑叶、菊花等, 而不是苦寒重剂 。 肝热重则可以配合一些清肝泄热的药物, 如黄芩、栀子 。 若为肝阳上亢, 因其有阴虚的一面, 则常配合养阴平肝的药物, 如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等 。 常用的方剂如清眩平肝汤经验方 。
 
4.抑肝潜阳
抑肝潜阳是治疗阴虚肝阳上亢的方法 。
一方面养肝育阴, 另一方面平抑肝阳 。 养肝阴常用的药物如女贞子、旱莲草、生地、山萸肉、枸杞子、龟甲、阿胶等, 平抑肝阳的药物如钩藤、菊花、僵蚕等 。 常用方剂如清眩平肝汤加味 。
 
5.镇肝息风
镇肝息风是治疗肝风的方法 。
若为热惊风, 则重用清热息风的药物, 如羚羊角、菊花、钩藤、僵蚕 。 若为阴虚风动, 则用养肝阴的药物或用镇肝的药物, 如生龙齿、生牡蛎、珍珠母、生石决明、朱砂面 。 常用的方剂如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 。
 
6.养血柔肝(包括养肝、柔肝)
养血柔肝, 两者意义相同, 是治疗肝血虚的方法 。
肝为刚脏, 赖血以养, 所谓养肝柔肝实际上就是养肝血 。 常用药物如当归、白芍、熟地、川芎、何首乌等 。 常用的方剂如一贯煎、四物汤加味 。
刘奉五治肝八法

文章插图

7.化阴缓肝
化阴缓肝是治疗肝阴虚的方法之一, 用酸甘化阴的药物, 间接养肝阴缓肝急 。
因为酸能敛肝阴泻肝阳, 甘能养肝阴缓肝急, 符合“甘以缓之, 酸以泻之”的组方原则 。 常用药物如甘草、白芍、酸枣仁、浮小麦、百合、生地、麦冬等 。 常用的方剂如甘麦大枣汤、芍药甘草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