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外孙忆“年味儿”( 二 )


那时候一年到头最丰盛的就是那顿除夕团圆饭了 。一大家十几口人围坐在一起 , 仿佛要把一年的“胃亏空”全都补回来 。年前我大哥要把半扇猪肉扛回家 , 自己剔骨分类 , 各派用场 。炖一大锅红烧肉自然是不在话下 , 还要发上几大盆富强粉(精面粉) , 蒸几大锅花式馒头 , 刺猬老鼠之类造型 , 这些事自然都是妈妈料理 。半夜里妈妈还要爬起来 , 看看蜂窝煤炉子“压火”好不好 , 这可是个技术活 , 弄不好火就灭了 。爸爸喜爱美食 , 找不到菜谱(或者舍不得花钱买书) , 常把一些制作方法抄录在小本子上 , 爸爸的笔记(笔迹)我们一直保存在身边 。爸爸过年时的重要任务就是安排好下酒的小炒 , 早早就列出了菜谱 , 焦熘肉片、滑熘里嵴、油爆肉丁……至今回味仍旧唇齿留香 。我如今的厨艺 , 应该就是那时耳濡目染的成果 。
抱着外孙忆“年味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抱着外孙忆“年味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夕饺子当然必不可少 。天津卫大年三十的饺子讲究很多 , 必须有一个素馅 , 寓意新的一年素素净净、平平安安 。“津味素”是天津人的独创 , 我们在多伦多也包过这种饺子 , 就是找不到红粉皮 。津味素馅料主要包括大白菜、豆芽菜、香菜、香干、粉丝、面筋(油条)、红粉皮、酱豆腐、芝麻酱、香油等 。有的人家过年时还要把几枚硬币包在里面 , 看谁能吃到讨个吉利 。临近午夜12点就要开始煮饺子了 , 与此同时 , 各家都要在门前放一挂鞭炮以示辞旧迎新 。
抱着外孙忆“年味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抱着外孙忆“年味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记忆中我的最爱就是妈妈亲手制作的“虎头鸡” , 那是我们家的春节保留节目 , 从我奶奶那开始就年年必做 。我们家祖籍山东 , 虎头鸡是一道正宗鲁菜 , 2006年入选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时一年才能吃到一回虎头鸡 , 因为只有到春节才能凭副食本买到几只冷冻鸡 , 家里养了几只下蛋鸡是舍不得吃的 。
抱着外孙忆“年味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很小就看会了虎头鸡的制作方法 。先是把收十干净的鸡剁成核桃大小的块儿 , 粘上面粉再裹蛋液 , 放到热油锅中炸至金黄捞出 , 再加水和调料 , 小火炖一个来小时 。鸡块形似虎头 , 汤汁浓郁 , 盛到大碗中热气腾腾端上桌香味扑鼻 , 再配上一碗(天津小站)稻米干饭 , 真叫一个绝 。一锅虎头鸡不能一顿吃完 , 断断续续要吃到正月十五 。那时还不知冰箱为何物 , 放到阴冷处保存 , 过几天就要加热一回 , 现在想想一定是够咸的 。
去年春节 , 我第一次在多伦多做虎头鸡 , 今年还是会做的 , 这是妈妈的味道 。女儿在加拿大生活了十多年 , 很久没有吃到这一口儿了 , 女婿出生在台湾 , 更是不知虎头鸡为何物 。有一个好消息 , 去年末 , 加拿大老师傅协会举办“首届多伦多家庭美食达人大赛” , 我参赛的“虎头鸡”荣膺全场唯一一等奖 , 加拿大十多家华文媒体做了报道 。对于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们而言 , 虎头鸡与其说是一种口腹美味 , 不如说是一段温馨回忆 。炖制的是历史 , 品尝的是故事 , 感受的是亲情 , 展示的是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