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结核病威胁 我们仍须奋斗( 二 )


遏制耐多药结核病有望
20世纪80年代 , 结核病在全球死灰复燃 , 同时耐多药结核病带来严峻挑战 , 使得人们重新燃起对抗结核新药的研发热情 。
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速批准了贝达喹啉用于成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 。随后 , 德拉马尼、普托马尼等抗结核新药也陆续问世 。
那么 , 这些新药对我国患者是否同样有效且安全呢?2017年 , “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NDIP)正式启动 , 该项目覆盖了全国98家医院的1500余名耐多药结核病患者 。最终的应用效果显示 , 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期内 , 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痰培养阴转率为85.3% , 阴转中位时间为4周 。借助这个项目 , 我们建成了首个大规模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临床-样本-数据队列 , 并发现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群中 , 90.6%对贝达喹啉耐药水平较低 , 即可由此方案获得理想疗效 。
以贝达喹啉为代表的新药 , 与传统抗结核药物作用机制有很大差别 。这类药物对敏感菌株、多药耐药菌株和休眠菌的抗菌活性较高 。这不仅让它们对于耐多药结核病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而且可以让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周期明显缩短 。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 , 2017年 , 全球新发耐多药结核病46万例 , 患者疗程约为20个月或更长 , 治疗成功率仅为54% , 病死率达16% 。2016年 , 世界卫生组织更新了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指南 , 推出了耐多药结核病短程化疗方案 , 建议疗程缩短为9~12个月 , 这样可以在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 , 减少不良反应 , 提高治疗依从性 , 降低治疗费用 。
为推动这些新治疗理念和方案的实施 ,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先后制定了《耐多药结核病短程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耐多药和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治疗专家共识》等 , 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者提供参考 。
补齐防控短板须未雨绸缪
尽管医学科技进步让我们看到了战胜结核病的曙光 , 但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
首先是负担重 。2020年 , 全球共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 , 在所有死因中排第13位 。我国每年约有84万例新发病例 , 患者人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 。结核病对社会、对家庭造成的负担不容忽视 。
其次是基层弱 。人们常说结核病是“穷病” , 毕竟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结核病的发病率相对更高 , 很多患者原本不富裕的生活因结核病而变得更为窘迫 。如何把先进的诊疗理念和规范的诊疗技术尽快推广到基层 , 让基层患者用更低的治疗成本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 需要认真规划部署 , 把有限的资源引导到基层去发力 。
最后是人才短缺 。在我国 , 短期内战胜结核病并不现实 , 未来在对抗结核病的道路上 , 需要无数医务工作者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优秀的人才储备对于结核病防控至关重要 , 但较高的感染风险、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 , 令结核病防治专科对青年医生的吸引力大打折扣 。因而 , 如何增加从业人员数量、提高从业人员水平 , 也是眼下就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
情怀与信念缺一不可
2017年在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成立80周年之际 , 笔者萌生了创建结核病历史博物馆的念头 。
在漫长而艰辛的资料收集过程中 , 李登瑞、吴妹英等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 , 让我深刻感受了结核病防控人的情怀 , 看到了大家对结核病的“恨”与“爱” 。恨 , 结核病绵绵不休、危害百姓;爱 , 打败结核病已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与信念 。
网上博物馆中的资料时间跨度长达256年 。漫长的历史、丰富的资料让我们坚信 , 终结结核病 , 需要医务人员在一线不懈奋战 , 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默默钻研 , 更需要大众摇旗呐喊、鼓舞士气 。希望结核病历史博物馆能够让历史的灯塔照亮未来的路 , 能够让结核病防治领域同道与更多朋友联合起来 , 共同为终结结核病贡献力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