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私长处啥样图片 惊世骇俗的罗曼史 曾是女人的文学史( 四 )


张玲:的确,与这些女作家的时代相比,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在生存空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至少,女性作家不会再单纯因为性别而限制自己的出版渠道,女性追求创作事业也不再是不落俗套。然而,那个时代的一些问题依然困扰着今天的女性作家,比如独立生活的问题,比如,妻子和母亲的角色与个人成长的冲突,东方社会女性通常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的家庭结构模式,以及女性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和社会反馈产生的自卑心理。这些因素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乃至未来,仍然会影响女性作家的写作。
新京报:乔治·沙和她的恋人肖邦、缪赛之间的爱情史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卦,缪赛和肖邦的创作受这段爱情史的影响很大。你如何评价他们之间的感情关系?
张玲:毫无疑问,乔治·桑德对每一个分享过她生活的男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那个时代,她是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女性。无论是生活热情还是文学才华,她在男人眼里都是一个杰出的、前所未有的存在。进入她生活的男人基本上是一种类型:年轻、文艺、脆弱。三都、苗赛、肖邦都无一例外。
乔治·桑德对生活的热情是吸引他们的最重要原因。这是角色的颠倒——他们是飞蛾,乔治·沙是火。乔治·沙的“大火”给他们的生活留下了很大的影响。肖邦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在他与乔治.桑德同居期间创作的。然而,太多的激情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他们的生命量也无法与乔治·沙抗衡,这必然以乔治·沙的厌倦而告终。
新京报:这三位女作家的婚姻并不像她们同时代的人那样循规蹈矩。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选择违背父亲的生命私奔。艾米莉·狄金森一生都没有结婚。乔治·桑德和她的丈夫分居并有多个情人。这些女作家的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有冲突吗?婚姻和爱情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张玲:不管他们的婚姻状况有多不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只选择和有自己灵魂的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我宁愿单身。以乔治·桑德为例。虽然离开丈夫去巴黎的日子可以用“声名狼藉”来形容,但她和每一个男人都坚守着两情相悦的底线。爱情不是为了他们生存,也不是为了互利。
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不仅独自生活,还维持着一家三口的生计。而且,她活着的时候远比她丈夫出名。这些女作家之所以选择和男性在一起,唯一的原因就是理解和灵魂连接,所以她们不仅是最震撼的人,也是爱情原教旨主义最坚定的信徒。
新京报: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和乔治·沙之间的恋情会不会影响后来的读者和学者对他们文学成就的评价?
张玲:不可否认,后世对他们作品的兴趣一直很淡。当我在办公桌上工作时,我发现在英语世界里,乔治·桑德的作品只有一个英文译本,而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的诗几乎整整一个世纪都没有再版。后人念念不忘的是他们震撼人心的爱情故事。虽然这是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但如果他们的爱情史能引起后人的注意,让后人通过这个介绍进入他们丰富的精神文学世界,总比他们被时间完全遗忘好,所以让他们的恋情成为他们文学史的一个不好的广告。

女人私长处啥样图片 惊世骇俗的罗曼史 曾是女人的文学史


文章图片

英国诗人伊丽莎白·巴雷特·勃朗宁
新京报:《三种爱》与一般作家传记有什么不同,能提供什么新的视角?
张玲:在《三种爱》中,我从个人角度对这些作家的生活资料进行了梳理和阐释。我的解读没有遵循时间线索,也不一定追求某个事件。然而,通过对他们情感和日常生活的理解,我试图找到连接他们精神世界和文学世界的脉络。换句话说,我用我井蛙的观点去解读他们浩瀚的思想空,可能是片面的,但却是独一无二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