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元培学院 化孤独为共同:北大元培学院的书院制探索( 四 )


变孤独为平常,从通识教育到住宿学院。元培学院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课业调查。在调查中,很多学生认为元培学院的问题之一是学生很少有一起上课的经历。这是专业部门难以想象的“问题”。因为学生可以选择校园里的任何专业,元培的一个典型现象是,同一个宿舍的四个学生很可能选择四个完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专业意味着不同的培训项目和课时,甚至是完全不同的学习群体。元培的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和相应专业系的学生一起学习。总的来说,这些不同的学习群体是高度分化的。在中国传统大学中,一个本科生对自己专业部门甚至大学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由特定的课程体系构建的。这一特点意味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本科生普遍没有自己的“大学生活”,因为他们大学四年的时间结构是由课程体系规定的;其次,课程体系及相关要素和体系对于塑造学生的精神气质乃至人格至关重要。在全校各个院系学习的元培学生不容易与元培学院形成认同感,同时由于不隶属于相应的专业院系,往往被视为“局外人”,难以与专业院系形成认同感。
这个问题不可忽视。元培的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疏离感和孤独感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明显的现象。元培学院在北大校内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元培的学生被同学普遍视为精英学生,他们毕业后对专业学习的满意程度、相关的“学习时间”“专业教育评价”和“学术训练评价”等指标的评价一直都是全校最高。然而,与这一标签同时存在的还有他们低于全校平均水平的“同伴关系评价”和“师生关系评价”,以及疏离、孤独、焦虑和不安等情绪现象。这并不意味着元培的培养策略出现了问题,更非元培学生自身的问题。这些情绪现象本来就是近年来中国大学教育中的普遍问题,已被诸多学者讨论过。其他专业院系的学生也有可能出现类似表现。然而,作为北大本科教育改革和探索的先锋,元培当然需要率先来认真面对这一问题。
元培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还有另一个角色——“通识教育学院”。目前,元培正在努力构建面向元培全体本科生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所谓“核心课程”,是元培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通识教育学院的意义所在。元培也希望增加元培学生的共同上课体验。
该课程体系的主要架构分为五大类,包括“西方古典文明”“中国古典文明”“现代世界”“现代中国”和“现代科学与技术”。这五类课程加上针对大一新生以“新生讨论课”为主的新生教育体系,基本构成了元培本科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元培希望学生有比较宏大的视野,能对东西方文明和近现代社会及相应的治学之道有一定的了解。在课程里,和文明相关的课程强调的更多是对某一经典文本的“精读”,与现代中国和世界相关的课程则强调研究性。这两类课程的专业性都不可能很强,但也要避免泛泛而谈——二者间的尺度如何把握,更多要看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及其教学经验。所以对通识课的教师选择非常重要,元培也一直在邀请在学生群体中口碑最好,对教学最为用心的教授来授课。
然而,科学通识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元培正在尝试各种可能的形式。截至目前,除了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合作的科学史课程外,其他科学实验课程都希望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工作的。
总体来说,这几类课程都希望能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世界和自我的知识框架,和一套可以进一步去求索知识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中国”课程体系中,元培要求任课老师必须设计社会调研环节,即学生必须有一次参加社会调研的经历,这往往是元培的学生首次接触到专业的社会调研训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