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自主游戏 林炎琴:怎样开展幼儿园自主游戏( 三 )


根据王振宇的说法,这款游戏具有虚拟强化功能。“虽然游戏强调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游戏没有结果。我们知道,结构博弈有明显的目的导向,目的就是结果。孩子们用乐高搭建高楼,却不愿意推开。事实上,他们都期待结果,但结果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有人认为应该在游戏中强调孩子的快乐,也有人认为应该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其实,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快乐,获得发展,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的观察、反思和干预
当代美国教育家、哲学家唐纳德·舍恩认为,行动中的反思可以使实践者成为实践中的研究者。反思性实践的特点是:立足具体教育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在行动中反思,获得实践知识。自主游戏强调教师在游戏前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在游戏中善于观察、反思和合理干预,注重游戏后的反馈和评价。
善于观察
蒙台梭利说,作为一个教育家,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教师对自主游戏的指导应以对游戏的观察为基础,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和分析儿童的游戏水平和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便于更好地“干预”,从而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里德尔·利奇在《观察:走进儿童世界》中写道:“观察不应该因为某个理论和观点而进行,使之符合某个理论和观点,而应该作为一个起点,帮助观察者更好地理解儿童及其需求。”
在自主游戏中,老师可以用扫描的方法观察全班孩子的游戏情况,比如孩子开发了什么游戏主题,喜欢用什么材料,选择在哪里玩,愿意和谁一起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追踪法持续观察一些孩子,观察孩子游戏发展的全过程,了解他们在游戏中的水平和面貌,从而获得更详细的信息。观察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
勤于思考
在自主游戏中,有些老师会有观察而没有反思。比如老师经常发现孩子在某个区域无所事事,整个游戏时间都没有人光顾“银行”的角落,孩子表情冷漠,每天都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不再想成为“银行”工作人员。如果教师观察这种现象并反思,找出没人光顾“银行”的原因和对策,结果可能不一样。
及时干预
“干预”是指两者之间的有效干预。从字面上看,没有从上到下的方向。“干预”既要考虑教育目标,也要考虑孩子自己的意愿。老师的立足点是孩子和孩子目前的游戏都是在自然状态下玩的。
比如在“美味冰淇淋”活动中,当冰淇淋店无人光顾,“店员”不知所措时,老师说:“你们新店开张有什么促销活动?”启发孩子,让下一场比赛有转机,进一步深化。这种“干预”是教师作为玩家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情况下自然进行的。
“干预”不是老师对游戏的无意“干预”,也不完全等同于对游戏的有意“引导”。要在不干扰儿童游戏的前提下,以不破坏儿童兴趣和游戏发展为原则,让儿童获得游戏体验,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案例:东东是爸爸
东东玩角色扮演游戏喜欢当爸爸,但每次对着娃娃发脾气,甚至动手动脚的时候,有时候会说:“不听话,会被打死的。”金先生发现后,记录了东东打孩子的具体场景,发现东东总是用娃娃的胳膊打自己的大腿,几乎每个动作都是一样的。玩完之后,我会生气一会儿,然后恢复心情。
这引起了金先生的反思。当东东再次来到角色区做“爸爸”时,金老师说:“我会做你的孩子。”东东惊呆了,说:“好的。”这次没打“孩子”。之后老师就把这个情况跟东东的妈妈沟通了一下,东东的妈妈立马就变了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