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马 究竟什么是“扬州瘦马”( 五 )


不是吗?“养瘦马”是做人的事,这是“俗”;然而,“瘦马”上的一些名字听起来极其优雅。清代费璇在《扬州孟想词》中写道:“扬州好,曾记第一家。用双飞装饰杏叶,挑出四鬓为兰花。断肠嫁天涯!”他的自述说:“贫困家庭被女人包裹着,生活在阳光下,这也叫养瘦马。杏叶、梅花、道冠,都是女人的香名。兰花头,被四只蟋蟀叼起,梳得像一朵兰花,故名。”杏叶梅花兰花好俗!
做生意似乎很“俗”,但“养瘦马”却又被人视为风雅而入诗;甚至有因此而成为“名篇”的事。清人金埴《不下带编》卷五谈到作者叔父时,不无得意地说:“埴季父训导公蚤有才名,着《广陵竹枝词》三十首,有云十‘三学画学围棋,十四弹琴工赋诗。莫管人称养瘦马,祗夸家内有娇儿。’此首尤传人口。”扬州的竹枝词素来闻名,作者众多,流传亦广。金氏《广陵竹枝词》本不见经传,却独以这一首咏“养瘦马”者“尤传人口”,雅得竟是这样的俗!


扬州运河夜景
07
“瘦马”一词出于何处?
崔璐《春眼长安是物》:
行人自笑不归去,瘦马独吟真可哀。
唐·颜倩《长岭》:
千载竖儒骑瘦马,渭城斜日重回首。
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项异于郑州西门,当即作诗寄之》;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晁崇之《小星》: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格奥尔基,《由兰路》: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里的“瘦马”指的是真正的瘦马。
惟白居易《有感》诗云:
不养瘦驹,不教小妓;
后事在目前,不信君看取。
马飞走得很快,妓女能唱歌跳舞;
三年五岁间,已闻换一主。
请问各位新老业主,谁快乐谁辛苦?
请君大带上,把笔书此语。
在这里,我们不仅明确说“养瘦马”,还提到“瘦小马”和“小妓女”,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
但其实费心劳神去考证“瘦马”的出典,并无什么必要。因为把女性比作马,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一种极古老而极普遍的现象。一些未开化的民族,称女人是“会驮东西的牲口”。敦煌写本伯二六五三《韩朋赋》写贞夫哭韩朋,曾引“一马不被二鞍,一女不事二夫”之谚。《仓央嘉措情歌及秘传》第十首唱道:“木船虽然无心,马头还能回望人;无情无义的冤家,却不肯转脸看我一下。”明代传奇《鸾鎞记》第二十二出写黄生领了《爱妾换马》的题目,念道:“槽边牲口枕边妻,昼夜轮流一样骑;若把这妈换那马,怕君暗里折便宜。”徐珂《清稗类钞》“跳槽”条说:“跳槽头,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据说,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娶一悍妇为妻,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优秀的骑手喜欢驾驭烈马;我所以娶凶悍的女人为妻,也正为此。”这大概是西方用马来譬喻女人的最古老例证了。直到近代,在中国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语:“讨来的老婆买来的马,任我骑来任我打。”最奇怪的是,现在的扬州方言,仍把娶妻说成“娶马马”。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女人真的像是被男人驱使的马。“于”这个词,意思是“于”、“于”和“于”,包含着深刻的含义。马被贴上“瘦”的标签,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人们对女性病态的审美要求。但其实“瘦”字也是一种现实的身心损耗,有泪有血,怎么能不瘦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