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著名砚台,山东产什么砚台?


山东到底有多少砚台呢?恐怕一般人是难以说清楚的,今天笔者进行了搜集和汇总,大体来说,有三个大类:一是传统鲁砚,二是山东临沂的兰陵石砚,三是山东境内的砭石砚(全国唯一自带养生文玩标签的砚台) 。
这三大类通过三篇文章说明,请方家指正 。
(一)
鲁砚及主要种类
作者:布衣庄氏
鲁砚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其始于西汉,唐宋时被推为端、翕、洮四大名砚之首 。柳公权在《论砚》一文中说:“蓄砚以青州(注:山东地名)砚为第一……”北宋文人书画家米芾在琅琊紫众金石砚背铭文:“此琅琊(山东地名)紫金石所镌,颇易得墨,在诸石之上 。”
鲁砚,中国十大名砚之一,也是中国名砚中种类最多,储量最大的种群 。所谓鲁砚,就是指山东境内所产的各种较为有名的砚品,因山东古属鲁地,故以省内所产诸砚石制成的砚统称为“鲁砚” 。鲁砚以其品种丰富、特点鲜明、文化底蕴丰厚、石质细腻、品位高尚而闻名,在砚林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已被越来越多的砚台爱好者所重视和收藏 。
据历史记载和初步考察,鲁砚在古今砚谱和地方志记载的品种达十八种至多 。
文书记载中明确提出“鲁砚”一词大约在七十年代末,在此之前只有以红丝砚为代表的单个砚品名称如;红丝石、淄石、尼山石、徐公石、浮来石、田横石、砣矶石、金星石、温石、燕子石等计有十三个品种,却没有一个地域的总称 。
【山东著名砚台,山东产什么砚台?】西晋时期张华的《博物志》:“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著作也有记载对徐公砚的称赞 。宋代唐彦猷《砚录》、高似荪《砚笺》、米芾《砚史》高南阜《砚史》,亦都有著述鲁砚的石质、色泽、纹彩、天然形状等方面的特点 。一九七九年石可先生写了《鲁砚》、《鲁砚谱》两部专著,详细记述和品评了山东各种砚品的历史、产地、砚材质地,并明确提出了关于“鲁砚”充分发挥各种砚材色、纹、形态等方面的自然特点,因材施艺,寓精巧于简朴之中,形成了朴实、大方、简洁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
1、红丝砚 。红丝石,因其底色红黄相参,且有红黄底纹而得名,红丝砚是以山东天然的红丝石为原料制作的石砚,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 。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后因其原料枯竭清后以临朐老崖崮为主产区 。唐柳公权在他的《砚论》中说;诸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 。宋代诸家多有论述;苏易简[文房四谱] 云:….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 。红丝石唐中和年间始采于青州府益都县黑山,后陆续开采于临朐县的老崖崮,是一种制砚的极佳石料,有许多文人墨客以诗词歌赋高度赞誉,唐宋时期被誉为为四大名砚之首 。
红丝石不但美轮美奂,且质地优良,研墨液如油,蓄墨色似漆,匣藏不干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红丝砚内蕴天然的纹埋和色彩,千姿百态,独具特色,或似山水云雾,或如阳光月晕,或类人物兽禽,有的像裂而不断的冰痕,有的则是旋转不绝但又层次分明的丝纹 。其色泽品种也是多种多样,有红地黄纹、红地红纹、黄地红纹等等 。
2、淄石砚:淄石砚,古砚谱也称淄州砚,传统名砚,东淄博市淄川区所产石砚,材细致,极发墨 。以淄石制砚在北宋已很盛行 。明余怀《砚林》载:“宋熙宁中尚淄石砚,神宗亲择共尤佳者赐司马温公 。”淄石在北宋时就有韫玉、金星、青金、墨玉等名称 。淄地多山,石可制砚者很多 。
有着1300多年悠久历史的“淄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曾与端砚、歙砚、苴却砚一起,并列全国四大名砚之一 。《淄州志》以及历代诸多名家权威的砚石著述均有记载,中国故宫博物馆也有收藏 。2006年3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砚台全书》也充分论证,淄砚产于山东省淄博市,因古称淄州而得名 。起始于唐,盛于宋,苏东坡称其为“淄石砚”米芾称其为“淄州砚”,唐彦猷在《砚录》评述:“淄石可与端歙相上下” 。陆游《蛮溪砚铭》:“龙尾之群,临韫玉之伯仲也 。”所以淄砚又有韫玉之称,古人评砚有端石尚紫,淄石尚黑之说,由于淄砚金星遍体,又有“金星砚”之称 。砚石产于现在的滋川至博山一带,品种较多,质地、颜色不一,以黑色为主,石质较软,优劣悬殊较大 。宋代米芾《砚史》、高似孙《砚笺》、唐彦猷《砚录》均有记载 。
3、紫金石砚:山东传统名砚 。始于唐,盛于宋,之后渐湮没,实物流传极稀少 。宋高似孙《砚笺》:“紫金石出临朐,色紫润泽,发墨如端歙,唐时竞取为砚,芒润清响 。”宋唐彦猷《砚录》:“尝闻青州紫金石,余知青州,至即访紫金石所出,于州南二十里曰临朐界,掘土丈余乃得之 。石有数重,人所取者不过第一二重,若至第四重,润泽尤甚,而色又正紫,虽发墨与端歙同,而资质微下 。”宋米芾《砚史》:“紫金石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 。”
在首都博物馆众多的馆藏砚中,有一块北宋时期的箕形紫金石砚 。这块砚台是1973年在元大都遗址中出土的,砚的背面有北宋文人、书画家米芾的铭文,字迹虽然斑斑驳驳,不是非常完整,但依然能够看出米芾刚劲挺拔的书风和他想要表达的意思:“此琅琊紫金石,所镌颇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皆以为端,实误也 。元章”,意思是说,这方砚台原来是宋徽宗所有的,后来被自己得到,经过考证发现,这块容易获得好墨的砚台,人们都认为它是端砚,其实是紫金石制作的 。
4、砣矶石砚:即“鼍矶砚”,又名“金星雪浪砚” 。石产砣矶岛上,古代也称登石砚 。古砚谱记载:“登州砣矶岛石色黑,罗纹金星,发墨如歙 。”鼍矶岛又名驼基岛,今名砣矶岛,位于山东蓬莱县北长山列岛中,旧屈蓬莱县治,今设长岛县 。鼍矶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抗战时期停产 。佚名《砚品》:“宋时即以鼍矶石琢以为砚,色青黑,质坚细,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纹者最佳,极不易得 。”明徐渭:“鼍石可与歙石乱真 。”清高凤翰《砚史》:“北方砚材青州红丝,登州鼍矶而己 。”清时,鼍矶砚为宫廷贡品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鼍矶砚一方,为乾隆年间所制,色青间碧,中凝白,发墨佳,周围刻蟠螭五,覆手镌乾隆手书七言诗一首 。鼍矶石含有微量自然铜,如金屑撒石上,闪耀发光,即所谓金星 。色青黑,略呈绀青、灰绿色,有明度不同雪浪纹,小如秋水微波,大如雪浪滚滚,着水似欲浮动,映日泛贝光,故名金星雪浪 。
5、温石砚:山东名砚 。温石产于即墨县马山洪阳河底温泉下 。石砚冬日严寒磨墨不冰,因而得名 。已有数百年历史 。温石色深紫,多纹彩,有青花,胭脂晕、朱斑、朱线、翠斑等,并有豆绿色石眼,石眼共晕达四、五层,但少见有瞳子的,类似端石鸲鹆眼;所不同的是,端石眼多为圆形、椭圆形,而温石的眼除圆形、椭圆形外,还有不规则形和石柱形;另方面温石眼的硬度稍次于石地,所以不及端石的眼 。但从石质、色泽、纹彩来看,温石很象端石 。晶莹温润,发墨而不滞笔,为砚材上品 。
6、浮来山砚:石产莒县浮来山,石形自然,颜色有绀青、褐黄、沉绿等色 。其理质细润,发墨有光 。近几年已少有产出 。浮来砚石载于史籍,雍正《莒州志》转载:“东坡守密州,取龙尾石制砚,并为之作铭”;明万历中,曾作为贡品,当时且深荷宸赏 。其后,因开采无方,制作技艺失传,遂淹没不彰 。石之特点为:质理细致,拭之如膏,制砚着水发墨,书写字画,光凝如漆,盖以石墨相亲,潋滟生辉 。
砚疃产石,雕琢成砚,经打磨光滑,色现绀青、褐黄或沉绿不等,石内分嵌桔黄色大冰纹,纹与石胎色异质同,构成天然图案,造化精奇,令人赞叹 。
洛山、寨里两地之石,色现紫绛及橙黄,质腻面润,不需精雕,自成砚形,冬月著水不冰 。其地隆冬雪后,漫山皆白,唯温石一脉,雪先消融,水汽蒸腾,洛河举人单子坪避难吉林,隆冬卖字街头幸有此砚 。
龙尾石产于莒州东南三十五里寨里河乡龙尾村,其石多为藏青或浅绿,石多扁平,周形各异,边缘石纹纵横交错,酷似画中龙尾文饰,因而得名 。经制砚者整型,略加磨拭,即成佳砚 。
7、徐公砚:石产沂南县徐公店及费县一带,《临沂日志》有记载 。砚石独立成块,周边有细碎的石乳状沟纹 。颜色有黑、青黄等 。
徐公砚是鲁砚中的重要品种 。早在唐宋时期即负盛名 。唐代颜真卿、柳公权,宋代欧阳修、苏轼、米芾等名人,在其有关著述中都曾作过介绍和品评,而且评价甚高 。徐公砚之石产于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是该镇独有的矿产资源,属玄武层,储量丰富 。其石质坚硬,密度极高 。叩之清脆,其声如磬,下墨如挫,发墨如油,色泽鲜润,且不损毫,堪称砚石材中之上品 。
相传最初以此石制砚的,是一徐姓举子,适大比之年,赴京应试,路经沂地,偶尔发现沟土中有奇型石片,因爱其形色,试磨成砚,携带入京,用于考场 。时值天气寒冷,诸考生砚中之墨全被冻结,唯有徐生砚中墨汁不冻,书写流利,墨色晶莹,甚得主考官赏识,因之得进士 。后徐公休官,缅怀奇砚,遂定居该地,故该地村名徐公店,后此地以产徐公砚而闻名 。今验证,徐公砚之墨汁在-4℃的确不结冰,果然名不虚传 。
8、薛南山砚:山东名砚 。石产苍山县薛南山,《临沂县志》记载:“薛南山产石,皆天成砚材,若马蹄、若龟壳,四周若竹节状,小者尤佳 。”颜色青绿、青黄、灰黑者皆有,砚面偶有图案出现,无大块,石英线及裂纹较多 。薛南山石多为扁平自然形石饼,径三四寸、五六寸不等,大的很少 。多为沉绿色,纹彩如微尘,若隐若现,色泽柔和沉静,映日有贝光发于深处,硬度适宜,质细温润,磨墨无声,发墨而不滞笔 。周边经长年风化,呈竹节状石乳纹,如竹根密节,其纹多垂直,显现于石侧中部,腹背较平,磨去风化层即成完整的砚坯,随其形周边无须加工,系天成砚材 。
9、龟石砚:山东名砚 。石产临朐辛寨、石家河一带,《临朐日志》记载:“龟石产辛寨龙岩寺石涧中,天然龟形,磕自底盖自分,质细而润,蓄墨数日不枯 。”
早年当地也曾经拣石制砚,但发展不大,生产很少 。龟石多为扁平椭圆形子石,其表有风化层,磕之层层脱落,如龟脱壳而得名 。中留石核,大者径7、8寸,小的如鹅卵;石色有黄褐、赭红、茄紫等 。石中心与外边色彩有变化,一般为外深内浅,间或有纯茄紫色的小石核,质细而嫩,为最上品,但不易得 。龟石制砚自然成形,只须腹背凿出平面,根据其形状、色彩加以雕磨即可成砚 。龟石的硬度稍高于端石,理细而不滑,发墨而不滞笔,为砚材中之佳品 。
10、燕子石砚:山东名砚 。石产泰安大汶口、莱芜、沂源、临朐、临沂费县等地 。燕子石是三叶虫化石的俗称 。
燕子石即三叶虫化石 。因其全身纵横分为三节,故名三叶虫 。形如飞翔着的燕子、蝙蝠,故其化石又名燕子石、蝙蝠石 。在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汶水河床多有发现,据说是世界上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地方 。以燕子石制砚,明、清期间即有记载 。王渔洋《池北偶谈》:“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 。”盛百二《淄砚录》:“此石莱芜往往有之,其背有如蝙蝠者,如蜂、蝶、蜻蜒者,文皆凸出,制砚名鸿福砚,为读易妍朱妙品…… 。”清乾隆《西清砚谱》亦收蝙蝠砚数方,并列于前 。燕子石的石质细嫩,沉透如玉,抚之如脂凝,惜理微滑,发墨较慢,但可受朱墨 。
11、金星石砚:金星石砚又名“羲之砚”,石产临沂、费县一带,山东名砚 。金星石产于费县与临沂县交界的箕山涧 。临沂为故琅琊郡,东晋书圣王羲之故乡,故又名“羲之石” 。金星石是经轻微矽化的优质泥质灰岩,含有硫化铁细品,形成遍布的金星,因而得名 。上层石呈灰褐色,光泽较差,金星稍暗少见,理滑发墨较纯 。中层色黑如墨,温润如玉,磨墨无声,发墨有光,金星大小相间,为金星石中上品 。下层色泽如墨玉,油然光气逼人,金星闪烁夺目,但微滑,慢发墨 。另有自然“虫蛀”边板石,产于溪西岸的黄土层下,为不规则板状石块,其边缘的金星经长年水溶氧化,脱落,形成虫蛀自然边 。金星石的金星,其形有圆、方、三角、多角和碎星,大的如豆,小如微尘 。制砚宜巧用其星,使之构成天然之趣 。
12、尼山砚:传统名砚 。山东曲阜尼山砚,因取材于孔子诞生地尼山而得名 。尼山,位于曲阜城东南39公里,是孔子出生的地方 。清乾隆《曲阜县志》:“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 。”尼山孔庙北旧有砚石沟,在沟深层可采橘黄石块,石质坚细温润,不渗水,不渍黑,发墨有光,但早巳采完 。所以“近无用者” 。八十年代曲阜工艺美术厂为发掘砚石品种,在尼山五老峰下找到新坑 。坑石处在石灰岩的夹层,橘黄色,面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纹,石质精腻,抚之生润,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砚的制作向以简朴大方取胜,清代徐坚在尼山砚上题铭赞说:“不方不圆,因其自然,固差胜于雕镌 。”现尼山砚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结合自然,因材施艺,一方块石,略加点缀,便情趣盎然 。
近几年,费县、临朐也有类似石材产出 。
13、鲁柘砚:鲁柘砚属澄泥砚,烧制于泗水县的柘沟 。历史上有鲁柘砚的记载,但少见于砚谱 。现在泗水县柘沟有烧制 。
鲁柘砚又称柘砚、柘沟陶砚等,曾为四大名砚之一,产于有五千多年制陶历史的古镇——泗水县柘沟 。始于唐代,盛于北宋,为历代名家所喜爱和收藏 。清乾隆皇帝曾为其收藏的钟式东鲁柘砚赋诗一首:“模削谁成几上宾,洪钟作式出陶均 。设如洞理文流响,七召畴为待扣人 。”鲁柘砚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也享有盛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制砚工艺已失传八百余年 。1990年在鲁砚专家石可教授的指导下,组成专门班子,经精心研制,终于研制成功,并作为高级礼品赠国际友人 。鲁砚及主要种类目前,鲁柘砚已经生产以墨、酱红、灰、花等十多个花色、品种,具有沉静坚韧、温润如玉、含津益墨、声若金石、手触生晕、发墨如油、不渍水、不损笔等特点 。其质地、造型、色泽、使用等方面,既可与唐宋名砚媲美,又优于国内同类产品,实属艺苑瑰宝 。
14、青州石末砚:青州石末砚为瓦砚,唐宋时期烧制于青州、潍州,柳公权评:“青州石末砚第一,绛州次之 。”李之彦、欧阳修、苏东坡、蔡襄等对石末砚都有品评 。随着石质砚的发展应用,宋朝末石末砚逐渐停止烧造,故流传于世者极罕 。
15、青州铁砚:宋以前青州制 。高似孙《砚笺》记:“青州铁砚发墨”“青州铁砚制作颇精” 。金属砚之一种 。西汉时始以铁铸砚,故称铁砚 。《徐氏笔精》中载:“洪崖先生欲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以扬雄铁砚 。以铁为砚始自扬雄 。”晋时仍有铁砚的制作,前秦王嘉《拾遗记》中载:“张华造《博物志》成,晋武帝赠青铁砚,此铁于阗国所贡,铸铁为砚也 。”五代时青州铁砚名扬一时,其砚有柄可执,发墨颇佳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中载:“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 。”青州铁砚由是著名 。后人遂引用铁砚一词,说明学习刻苦,志在必成的哲理 。南宋陆游《寒夜读书》中载:“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抄那计年 。”元范尔安《竹叶舟·楔子》中载:“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
随着石砚的普及使用,铁砚已退出历史舞台了 。
16、紫丝砚 。鲁砚名品,产于莒南县壮岗(原文北崮)镇下峪子村,地层为元古界胶南群洙边组,岩性为绢云母千枚岩 。其石多靛青色,石中含辰砂微粒,所以加水磨制时,便出现紫红色石沫,故称紫丝石 。其石很早被人用以制砚,因石质极接近端石,曾被人们称为“莒端” 。有一方用紫丝石刻制的传世古砚,砚铭曰:“此处便有紫丝石,何必远求端溪砚 。”对紫丝石给予高度评价 。
原省政协常委、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石可先生的《鲁砚初探》中记载:紫丝砚产于莒南县水库河底,系蛇纹岩之夹层,蕴藏量较少,开采不易 。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砚,称“莒端” 。石色多青黑,有灰绿、灰黄诸色掺杂其间,似蛇皮纹 。以刀刮之有朱砂点成红色缕丝,着水变紫,以取名为紫丝石 。石质细而坚,滴水不干,呵之生润,下墨细速,久用不乏 。
鲁砚的质地细腻,易于为墨,具有形奇色,纹理清莹,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特点 。色艳形异而不浮奉为上品,随着资源的不断减少,部分资源已濒临灭绝,收藏的价值不言而喻 。无论是收藏、使用还是作为礼物购买,在挑选鲁砚时,一般遵循一看石质、石品,二看石形,三看雕工的顺序,如润似童肤,纹理清晰、精雕细刻为首选 。
随着时代的发展,除了书法专业人员之外,砚台的实用价值也会减少,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砚台也会经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较高艺术造诣,较高设计制作技术艺人的鬼斧神工,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融入其中,成为宜赏宜藏实用的艺术品 。
祝愿鲁砚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越来越高,愿鲁砚的传承制作者为山东的经济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弘扬而努力奋斗 。
(二)
鲁砚新品种兰陵石砚总共有多少种?
作者:鲁之揅
因山东古属鲁地,山东省所产诸砚通常简称为”鲁砚” 。
鲁砚有几十个品种,比如
笔者认为,按照地域划分的话,鲁砚可以分为鲁北砚群(比如红丝砚、淄砚)、鲁东砚群(比如田横砚、温石砚)、鲁西砚群(比如尼山砚、砭石砚)、鲁中砚群(比如金星砚、徐公砚)、鲁南砚群(即“兰陵石砚”);按照石质和颜色分类的话,可以分为红砚族(比如红丝砚、紫金砚、红梅砚、鱼籽石砚等)、黑砚族(比如金星砚、淄砚等)、黄砚族(比如尼山砚、彩云砚、宝山祥云砚)、青砚族(也称茶叶末砚族,比如徐公砚、薛山砚等)、白砚族(比如虎纹砚、麦饭石砚等) 。
经过“鲁砚匠人之家”的多年研究和设计开发,创造了“兰陵石砚”这一概念,“兰陵石砚”是对兰陵县境内石质砚台的统称,属于鲁砚的一个分支 。
兰陵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和“山东南菜园”,也是华夏酒都、荀子治邑 。公元前261年楚国占领兰陵,置兰陵县,后因“苍山暴动”改名为苍山县,2014年1月21日,重新恢复为兰陵县 。
兰陵县与枣庄市、江苏省邳州市相邻,山区和平原各占一半,因此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25种,再加上历史文化悠久,为兰陵石砚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史志上有记载的兰陵石砚首推薛南山砚,产于矿坑镇薛南山脚下,传说为曹操在此驻兵时研制;另外历史上著名的米芾紫金砚在兰陵也能找到原石,且质量上佳,可以媲美端砚 。
近些年来,“鲁砚匠人之家”通过地质考察、石材收集、设计试制,开发了十几种砚台 。有出产自尚岩镇的紫金砚、踏雪寻梅砚,出产自鲁城的冉闵砚、玉皇砚、匡衡砚、荀子砚,出产自神山镇的鱼籽砚,出产自大仲村镇放马岭的红粒麦饭石砚、大宗山西麓的荷纹砚、流井草花黄泥砚、大冶雷纹砚,出产自车辋镇宝山前的祥云砚,出产自新兴镇石城崮的天青砚,也有出产自苍山街道的杏山珍珠砚、虎纹砚,还有出产自矿坑镇兴隆村的八彩砚、升平庄的冻石砚,以及出产自下村乡西北的红梅砚、富贵红砭砚、玄黄砭石砚,等等 。
为了开发推广兰陵石砚,“鲁砚匠人之家”设计了“兰陵石砚标志”,该标志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片为一方规格砚形状,两个侧面分别有青铜器装饰纹和汉画像石图案,既显得庄重古朴,又暗合兰陵出土汉画像石考古发现;正上方用祥云绕日图案作砚池,象征兰陵的发展如日中天 。
兰陵石砚设计尊崇“天工得其七分,匠心只占三分”,规格砚突出美石天成,随形砚突出文人意趣 。
兰陵石砚交流微信 鲁砚匠人之家公众号
(三)
鲁砚新品种——砭石砚
作者:南山石可
鲁砚的品种很多,多达几十个 。
同时,鲁砚在发展,它的成员也是不断在扩大 。
以前我们说金星砚是“鲁砚之光”,今天新开发的砭石砚更应该是新时代的“鲁砚之光” 。
砭石是出产在泗水、枣庄一带的能够治病的石头,这种石头在《黄帝内经》里早有记载 。后来砭术失传,砭石也就归于沉寂 。
上世纪,砭石得以重新开发,于是焕发了新的生机 。经现代科学设备检测,砭石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微量元素,并且能够发射红外线,脉冲强烈 。
泗水的砭石是红色为主,间有黄点;枣庄的砭石以灰褐色为主,间有黄斑 。这两个地方一直在争论说自己的才是正宗的,其实古代泗水流域很广,不限于今天的地域;另外,山东境内很多石头也有砭石的功能,甚至有的石头的作用功效比上述两种砭石更佳 。所以笔者认为,有类似功效的石头都可以统称“砭石” 。
比如,出产自鲁西南地区的蚕豆红砭石、洒金青砭石,……这些石头的功效经过多方验证,确实达到了传统砭石的要求 。其中的一些或石质细腻,或色彩艳丽,或坚硬铿锵,或纹理奇特,可以归为上好的制砚良材,非常适合制作砚台 。
那么鲁砚砭石总共有多少种呢?笔者统计不下于二十种,而且有些还在开发中:
星陨红砭,质地坚硬,陨石和地球矿物质相结合生成,适合做手串,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沟周边,散落,产量极少,多呈山楂和豆粒大小;
蚕豆红砭,颜色和花纹呈红色卵状,如蚕豆,有的质密、有的疏松,分布在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各个山脚,有散落小块和地下大块;
富贵红砭,质地松软,颜色鲜艳,间有金线、水纹、黄点,比较美观,泗水中上游山区,平邑、费县、枣庄交界处也有分布,储量较大;
东方红砭,深红色,间有翠绿杂质,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沟周边,裸露地表,储量不明;
紫金红砭,紫红色,间有金线、黄斑和白点,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沟周边,山体底部,储量较大 。
星陨黄砭,质地坚硬,密度大,陨石和地球矿物质相结合生成,枣庄和济宁交界处河沟,散落,产量极少,大不过土豆,适合做手串;
东坡黄砭,质软,黄色含金属矿物质,呈块状独体,鲁西南山区,一般位于半山腰东坡,产量稀少;
松花黄砭,通体黄色,间有花草纹,似松枝,故名松花黄砭,鲁西南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腰,尤其以龙山、升北坑为佳,储量尚可;
彩云黄砭,石质细腻,通体黄色或者橘黄,有彩色条纹,如云如烟;出自鲁西南兴北农田沟壑,储量可观;
宝山黄砭,石体暗红黄色,覆盖橙黄和橘黄土皮,泛泗水流域上游宝山附近,储量稀少;
蚕豆黄砭,构造类似蚕豆红砭,花纹颜色黄白相间,鲁西南水库旁边,有时与蚕豆红砭伴生;
星空黑砭,硬度适中,以黑色为主,间有黄色或者白色金属颗粒,如星在空,产自鲁西南地区个别山涧,目前探知存量稀少;
铜磬黑砭,石黑色,间有灰色,薄片敲之如铜、如磬,故名,鲁南苏北地区均有分布,底下储量巨大,但开采难度大;
洒金青砭,石头呈青色,间有绿斑,氧化后为金黄斑,如同洒金;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坳,裸露于地表,储量未测明;
玄黄青砭,石头青褐色,间有黄斑,故称玄黄,枣庄古泗水流域山区,储量较大,但是已限制开采;
宗山青砭,青绿色,含有细碎杂质,疑似上古植物化石,鲁西南山区地表,储量尚可;
莲雨青砭,侵蚀面和风化面点如雨脚、纹如荷叶脉络,故名莲雨青砭,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坳,裸露于地表,储量未测明;
马化虫砭,墨绿色,含有上古无脊椎虫体化石,故名,山东境内各地都有分布,质量差别较大,储量不明;
虎纹白砭,以白色为主,有黑白色条纹相间,如同虎纹,鲁西南个别山区,面临枯竭;
米粒白砭,类似麦饭石,白色为主,有红白黄黑米粒,能划动手机屏幕,鲁西、鲁中、鲁南等地区均有分布,储量大;
蚕豆绿砭,石体分布绿色斑点,如绿色蚕豆,石质细腻坚硬,鲁西南枣庄和济宁交界处山腰,储量稀少;
砭石砚不仅是一种文房用品,更是一种养生艺术品,可以说是集“实用、文玩、养生、艺术品”等标签于一体 。这些砚用起来,“研之墨正色香,抚之神清气爽” 。真是天赐良品,文房必备,藏家莫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