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的白斑综合症防治

【小龙虾的白斑综合症防治】? 一、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近年来流行于我国湖北、江苏、安徽等小龙虾主要养殖区域 , 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发病温度为20——25℃ , 每年4月底至5月为流行高峰 , 死亡率达90%以上 。 患病小龙虾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量减少、虾活动减少、反应迟钝、无力上草 。 解剖可见少量虾有黑鳃现象 , 头胸甲易剥离 , 壳内有积水 , 肠道内普遍无食物 , 但在虾头胸甲上很难观察到“白斑”症状 。 养虾:小龙虾五种病害防治技术

小龙虾的白斑综合症防治

文章插图
二、诊断方法 目前小龙虾等甲壳动物病毒病的诊断手段主要包括电镜观察、病理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 。 三、防控措施 小龙虾白斑综合症流行范围大 , 传染性强 , 可导致小龙虾大量死亡 。 笔者根据近年针对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以及防控实践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 , 将小龙虾白斑综合症的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 1、苗种质量 苗种是养殖好小龙虾的基础和关键 , 选择优质的种苗可从源头上控制小龙虾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由于小龙虾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依旧存在困难 , 养殖户的苗种来源复杂 , 苗种质量难以保证 , 苗种携带病毒现象十分普遍 。 因此建议引种时最好对苗种进行WSSV检测 , 确保投放的苗种不携带WSSV病毒 。 2、保持养殖环境稳定 水草不仅是小龙虾的天然饵料 , 又是小龙虾栖息蜕壳的场所 , 且对保持水温、遮蔽光照、改善水环境有重要作用 。 在养殖小龙虾池塘中种植小龙虾喜食的水生植物 , 如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等 , 有利于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与保持较强抵抗力 。 此外定期泼洒生石灰 , 改善水质和底质 , 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 调节池塘微生态环境 , 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重要 。 3、防止水温剧烈变化 根据季节不同 , 适当调整养殖池塘水深 , 防止春末夏初水温剧烈变化而引起小龙虾产生温度应激 , 导致病害发生 。 有些养殖户在开春时为了增加投喂量、促进小龙虾快速增长 , 通常保持较低水位让水温快速上升 , 以便达到提高投喂率的目的 , 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水温昼夜变化大、水温随天气变化大 , 极有可能因温度剧烈变化诱导虾体产生温度应激而导致小龙虾抵抗力下降 , 此时体内病毒大量增殖而导致疾病发生 。 建议开春后开始投喂时的水位以0.5——0.8米为宜 , 5——6月维持水位0.8——1.0米 , 7——8月高温期适当提升水位至1.2米左右为宜 。 此外 , 有条件的养殖户或企业 , 可在温度显著变化季节 , 持续跟踪检测小龙虾体内病毒量 , 适时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 4、控制放养密度 , 减少捕捞干扰 。 密度应激是小龙虾短时间大量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 包括捕捞时地笼内小龙虾极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等都是密度应激造成的 。 很多养殖人员对合理的养殖密度知之甚少 , 误认为高密度养殖即可获得高产 , 因此一味地增加放养密度 , 过高的放养密度导致水体负荷增加 , 水质、底质恶化 , 养殖环境遭到破坏 , 而且高密度可使虾体受伤 , 病原更易入侵虾体 , 疾病频繁发生 , 尤其高致死率的白斑综合症影响着整个养殖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 。 建议池塘养殖小龙虾投放苗种30——40千克/亩为宜 , 稻田综合种养投放苗种20——30千克/亩为宜 , 养殖产量控制在150——200千克/亩为宜 。 密度胁迫作为一种常见的应激因子现在逐渐受到研究者和养殖户的重视 , 捕捞可引起小龙虾应激反应 , 这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 但过度应激会打乱小龙虾的代谢平衡 , 造成机体功能紊乱、抑制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能力 , 导致抵抗力下降而感染WSSV或致体内病毒大量增殖 。 建议采取集中捕捞方式 , 不宜长时间持续捕捞 , 以免影响养殖小龙虾的健康生长 。 5、投喂优质饲料 , 适时添加免疫促进剂与抗病毒药物 过去 , 小龙虾养殖主要投喂熟化后的小麦、蚕豆、玉米等 , 存在营养不全、摄食率低、生长速度慢、虾健康水平低下、抵抗力弱等问题 。 目前 , 人工配合饲料在养殖小龙虾中已普遍被使用 , 较好地满足了小龙虾的营养需求 。 不仅如此 , 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养殖小龙虾 , 特别适合在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多聚糖等免疫促进剂或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 , 若以免疫促进剂或抗病毒植物药物制备出功能性药饵适时投喂 , 则效果更佳 。 此外 , 小龙虾也喜爱水草与动物性饲料 , 确保养殖环境水草丰富、适时投喂一些动物性饲料对于小龙虾的健康养殖十分有益 。 6、科学诊断 , 对症下药 现阶段采用分子诊断技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准确诊断小龙虾白斑综合症 。 确诊后 , 及时采用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 , 可有效降低因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 治疗时 , 水体消毒一般采用含碘制剂全池泼洒 , 一般选择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氨基酸碘等 , 使用剂量为每立方米水体0.3——0.5毫升 , 使用方法为药物用池水稀释后 , 连续2——3次 , 隔天一次 。 内服药物采用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 , 将天然植物药物如大黄、板蓝根、黄芪、大青叶等超微粉碎、混匀 , 拌饲料投喂或与饲料同时加工制成药饵投喂 , 可有效治疗小龙虾白斑综合症 。 天然植物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剂量为:预防时 , 每千克虾体重用0.5克(混合品) , 连续投喂3——4天;治疗时 , 每千克虾体重0.8——1.0克(混合品) , 连续投喂4——5天 。 7、病死小龙虾无害化处理 白斑综合症病毒传染性极强 , 死亡虾被健康虾摄食以及病毒污染水体都可迅速传播疾病 。 因此 , 养殖小龙虾暴发白斑综合症期间 , 尽可能捞出病死虾进行消毒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 切忌将患病虾池水排入进水沟渠 , 以免导致疾病蔓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