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案例分析怎么写,写作案例分析( 二 )



新课讲解:

本课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 基本上可以按照鲜卑族的历史发展线索来安排教学 。 教师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分别讲述, 第一部分讲述鲜卑族建立政权、统一北方;第二部分讲述北魏政权传到孝文帝手里时, 迁都到了洛阳;第三部分讲述孝文帝迁都后,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板书)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这一部分要讲清几个问题, 首先要介绍鲜卑族的起源与发展 。 这里教师引用了一首鲜卑族的民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 天苍苍, 野茫茫 , 风吹草低现牛羊 。 ”学生们可以从这首民歌中感受鲜卑族, 这支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浑的风格 。

教师接着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鲜卑族的概况 。 再提问, 鲜卑族曾建立政权, 一度十分强大, 你们知道他们在何时统一了黄河流域吗?这时候可以示意学生阅读课本, 回答问题 。 其次这部分要介绍黄河流域统一前后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 。 教师这时可以提醒学生回忆前一课的内容, 黄河流域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 鲜卑、匈奴、羌、羯、氐等, 教师提问:“这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 对于中原民族的生产或生活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可以回答, 教师再进行总结, 服装、饮食、家具、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 少数民族和中原民族相互学习, 相互影响, 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 如果时间允许, 教师可以在总结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插入一些趣味性的讲解 。

最后要向学生解释“民族融合”这个词语 。 民族融合指的是几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和思想基础上互相影响, 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 历史上的民族融合指的是民族间的自然同化 。 许多个民族, 互相学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在地域、血缘、习俗等各方面形成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一种局面 。 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层次, 这里的讲解点到即止, 不必刻意强求理解 。

(板书)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北魏政权建立后, 定都在平城, 后来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 。 这部分内容的讲述可以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 设问:“为什么要迁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总结为两个方面:平城的气候环境和地理位置 。 在总结时还可以联系前后文内容, 如前文讲到民族融合, 这也应该是迁都的原因之一;接着可以联系下文, 迁都后, 孝文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 可以简略讲解 。 但如果时间允许, 可以在这里设置问题, 让学生们紧张的神经松弛一下 。 如:“为什么有一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学生们可能会从贵族的个人利益的角度提出观点, 也可能从迁都困难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设想, 教师不必下结论 。 过渡到下部分内容, 可以利用总结迁都的影响 。 孝文帝的迁都, 使洛阳获得了发展和繁荣, 也为孝文帝进一步实行改革创造了条件 。

(板书)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 由老师的讲解为主, 也穿插了一些趣味性的故事, 帮助学生理解改革措施的内容和影响, 让学生加深记忆 。 首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 然后总结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可以归几类 。

在讲解改革措施的内容时, 穿插故事以便加深记忆 。

例1、有一次, 公元494年, 有一位皇帝在洛阳街头看见一位鲜卑族的妇女仍穿着“夹领小袖”的鲜卑服装, 很生气, 责备洛阳城的任城王, 说他行令不力, 督察不严 。 皇帝还让史官把这件事记载下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