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心算 一、确定科学的教学与训练途径
教学与训练的途径决定着教学与训练的基本模式 。 在教学与训练中只有客观地遵循教学原则, 根据教学对象、培养目标及珠心算本身的特点, 确定科学、高效的教学与训练途径, 才能实现珠心算教学与训练质量的最优化 。 珠心算教学与训练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课外兴趣小组提高型;二是课堂教学班普及型 。 后者又可分为课外与课内两种 。 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的提高型, 由于参加的儿童一般从一个或几个年龄相当的班中挑选出来的各方面素质较好的儿童, 所以教师要采取熟练珠算, 逐步过渡到珠心算的思路进行教学 。 从加强珠算的基本功(即记数、拨珠、写数等)和珠算加减法训练着手, 待加减算能算10笔两、三位数时, 再引入珠心算 。 这样基本功扎实, 进度快, 有利于培养心算尖子, 参与竞技 。
对于全班进行的普及型, 特别是进入数学课堂教学的, 最好走珠算与珠心算基本同步的路子, 即从认识数开始逐步渗透珠心算的思想 。
二、安排适当的教学与训练时间
珠心算的教学要求教师精讲, 儿童多练, 才能实现珠算向珠心算的转化 。 多练也并不是无限制花大量的时间练, 必须有一个“度” 。 每次训练时间长了大脑容易疲劳 。 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指出, 任何一种过于长久和单调的活动, 对儿童都是极其有害的 。 儿童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对儿童珠心算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他们其它方面的能力培养和应有知识的掌握, 那么这样的教学是不成功的 。 同时,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儿童的注意不稳定性及人的记忆与遗忘的规律性等因素 。 因此, 在珠心算的教学与训练中, 除了每次课间要安排些休息, 最好让儿童到室外做些全身运动, 以保持大脑清醒, 调节精神和视力外, 建议珠心算的普及型教学每周最好分散活动2—3次, 每次30—40分钟;提高型每周最好安排课余活动5—6次, 每次1至1个半小时, 这样既能提高训练效率, 又能使学习珠心算的儿童有时间参加一些其他活动, 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 。
三、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计算方法是提高珠心算教学与训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 我们知道每个儿童在接受、理解、记忆等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 如果只考虑算法的先进性, 而忽视了儿童的接受能力等, 那么势必影响教学与训练的效果 。 反之亦然 。 同时珠心算教学要求与目标不同, 所以在计算方法的选择上有所区别 。
四、有效地指导教学与训练
如何用最少的时间, 花最小的精力创造最佳的教学与训练效果, 是教学工作者所期待的 。 在教学训练中除了采取些趣味练习, 讲故事、开火车、比一比等形式, 激发儿童学珠心算兴趣, 调动儿童积极性外, 还需要根据培养目标和珠心算学科的特点, 把握珠心算教学的方向, 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与训练效果 。
1.要处理好“准”与“快”的关系
准与快的关系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 培养一般的珠心算儿童(普及型), 则强调准, 准中求快, 即先有质量后有数量;培养珠心算选手(提高型), 则要求快, 快中求准 。
2.要重视听的训练
听是珠心算和珠算教学与训练中的一种形式, 也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 从珠心算教学效果看, 无论是珠算还是珠心算, 听是看的基础, 一般先听后看, 再听、看交替较为理想 。
3.加强珠算操作
从珠心算的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 珠心算来源于珠算, 是珠算的最高形式 。 如果教练忽视了珠算的训练, 那么珠心算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珠心算的水平就无法再提高 。
推荐阅读
- 母婴知识|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怎样提升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 母婴知识|如何变更孩子的抚养权,自愿变更抚养权的手续
- 母婴知识|如何补救孩子的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的鼓励
- 母婴知识|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平时是怎么与孩子进行沟通
- 母婴知识|抱养孩子如何上户口,私自抱养的孩子怎么上户口
- 母婴知识|如何消除孩子考试紧张,怎样消除孩子考试紧张情绪
- 母婴知识|如何让孩子专心,孩子智商低的10大特征
- 大棚葡萄如何实现高产?这几点必须把握好!
- 玉米苗期遇到连续的降雨天气,要如何应对减少损失?
- 除草剂要如何降解?这四种降解方式是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