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随笔( 五 )


7.怎么样的教学反思更有实效性语文教材中, 类似于《一夜的工作》这样思想意境深邃, 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率 。
面对这样的文本教师或者容易将思想情感抽象化, 流于形式, 过于教条;或者教师自身全情投入, 慷慨激昂, 但与学生存在极大的情感落差, 两者都忽视了在学生心灵层面的透视和共振, 禁锢、定势学生的独特感情, 阻碍学生语感品质的培养, 久而久之, 学生对此类文本会有本能的抵触 。 因而, 在这一类文本的教学中, 我注重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 整体感悟当中逐步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追求形成“重视熏陶”的教学特色, 期待激起学生丰沛的情感回应 。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前, 自己先反复地读课文, 大量查阅总理生前的感人事迹, 直到读得自己的内心深深震撼、激荡才走进课堂, 用自身凝重、深情的朗读使学生迅速沉浸于“人民的总理爱人民, 人民的总理人民爱”的情绪之中, 较好地将学生引入语言文字背后隐藏着的意境当中 。 从而通过自己的朗读、深入品析, 先使自己心中涌动一股激情与冲动, 再用情去感化学生, 进而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渴望通过朗读课文去亲近, 体验课文中的情感 。
在具体品析中, 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 读着读着, 哪些语句令你深深感动了, 就把它用“——”画下来 。 然后反复诵读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 说出令自己感动的原因 。
接着在此基础上播放总理生前感人事迹的片断录像, 在激越而又深情的音乐声中学生的眼眶湿润了 。 紧接着, 让学生配乐朗诵诗句“每一寸土地里都有你的脚印/每一阵春风里都有你的温暖/每一条江河里都有你的声音/你光辉的生命和祖国的山河一样万古长青!”学生的声音哽咽了, 泪水夺眶而出!此时教室里无声地弥漫开的是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动、钦佩, 没有表白, 没有歌颂, 然而真情流露 。
以上可见, 熏陶有如诗的意境, 将教学具体化、细腻化, 丰富了学生的语感品质, 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是击破年代久远、背景艰深的文本壁垒的利剑 。 《春》教学反思《春》无疑是一篇美文, 美词佳句在作者细腻的笔触之下比比皆是 。
这样的“美”却往往容易迷惑人的双眼, 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样的文章学生必定读得津津有味, 意趣无穷 。 其实不然 。
我在执教中就有以下遭遇:因之于“美”, 我将本文的教学定位为“文学欣赏”, 即:先用一节课让学生边读边品, 再用一节课让学生背诵, 仿佛茗茶, 细细感悟文本之美及美在何处?并颇为自得地在学习目标上注明一条:初步掌握文学赏析的能力 。 实际教学中却发现:1、教师希冀的“品读”, 落实于学生实践, 却还是停留于交流自己欣赏的词句, 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等层面, 学生并没有预想地去体悟文本措辞用语的妥帖、美妙, 在貌似马不停蹄地朗读中, 并没有寻求到“赏析”的方法;2、在背诵课中, 更将“赏析”远远抛开, 停留于“记住”“背下”课文, 文本原有的“美感”支离破碎 。
因此, 本文的教学并没有真正达成“美文美学”的效果, 离“文学欣赏”自然是足够遥远 。 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看似美好的文章常常使教师对于教学的期待过于理想化, 过分注重主观感受, 而忽略对学生实际的充分考虑, 这其实是一种自我陶醉, 并不能真正地感召学生, 这是教学的大忌 。
《别了, 我爱的中国》教学反思俞平伯先生指出:“古人做文章时, 感情充沛, 情感勃发, 故形之于作品 。 当时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 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 也只有遵循原来的轨道, 逆溯上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