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一式,来说明真实太极拳...单鞭 陈龙骧: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二 )


当时年纪轻, 对老师的话也没有去细细感悟, 直到老师临终时, 只是说一切都在拳上找, 松软是太极拳的宝贝 。 但当时未必全以为然, 想的是怎样能多掌握一些推手的技法, 认为拳只要天天练就行了, 老师的话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 后来老师去世了, 自己也开始教学生, 一晃又是几十年过去了, 我的学生也是一大批, 程度也是参差不齐, 学拳的时间也是有长有短;我也是那样教他们, 他们也每天在练拳, 在练推手;但推手也是有的有味, 有的没味, 有的松沉, 有的挺硬, 有的几年就练出松沉的感应, 有的练了几十年, 推手仍然是硬梆梆的, 没有圆活之趣, 此事引起我的思考, 其原因安在哉?
忽忆起先师临终之言:“一切都在拳上找, 松软是太极拳的宝贝”, 才恍然大悟症结所在, 深信先师言之不诬也 。 学拳之初, 学推手之初, 如果不能坚信大松大软、松净、松透的练法, 脑子里始终有用力使劲的意识, 则松沉之劲不能逐渐而成!这种意识使劲道半松不松, 硬柔混杂, 其如煮饭, 火力不透则米不熟, 煮成夹生饭, 其后怎么煮总不熟, 总不好吃 。 特别是初学推手时, 多不敢完全放开, 完全松开, 因放开以后怕挨打, 所以自然有一种一接确之后即顶抗以求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由于这种思想, 久而久之在两手两臂骨质肌肉之间, 形成一种犟劲的胚胎 。 这种胚胎一旦形成, 就如夹生饭一样很难软化, 所以即便练拳多年, 由于这种犟劲作怪, 出手也是硬梆梆的, 缺乏柔韧和灵感 。
其实, 在太极拳老论中就说得很清楚, 要在不丢不顶之中去讨消息 。 怎样才能不丢不顶?就必须在完全松透之后才能练就此灵敏的感应 。 讨什么消息?就是有此不丢不顶的灵觉听劲后才能上下相随人难进, 才能引进落空合即出 。 才能由开始松开容易挨打到逐渐使对方想打也打不到, 如抽风捉影, 英雄无用武之地, 既保护了自己又打击了敌人 。 如初练时即坚信此理, 又在明师的指导下身体力行, 真正在不丢不顶之中去体会大松大软, 在不丢不顶之中去松透, 去掉周身拘滞之力, 在两手两臂的骨质和股肉之间去增强松柔的韧劲, 逐渐去掉骨质中的犟劲 。 推手时掤化走劲, 臂不自动而完全以腰脊领劲, 为主脊发而劲起脚跟, 如此久而久之, 才能生出真正之内劲, 两臂才能松软如绵, 而又似如绵裹铁, 既重回沉;其发劲则能放长击远, 冷弹脆快, 入里透内;入不知我, 我独知人, 发挥出动人心魄之威力;而且与人推手, 给对万以舒服之感, 且又有圆活之趣 。 忆先师教我时, 每推一次手后, 感到两臂气曲通畅, 其沉甸甸重矿矿的松沉自坠的感觉要保持一个星期, 此时练拳则感拳意上手舒服之极 。 老师的这种功夫就是他大松大软练法的体现, 我辈当好好体会之 。
【试举一式,来说明真实太极拳...单鞭 陈龙骧: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推手当怎样练, 练好后当是怎样的感应?这也是学者很关心, 很想弄明白的事情 。 其实在太极拳《打手歌》中就说得很清楚 。 《打手歌》曰:掤捋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吾, 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 粘连黏随不丢顶” 。 先师生前也一再强调说:“练太极推手要按规矩去做, 对于掤捋挤按如实做好, 务要粘黏绵随不丢不顶, 以打下基础;然后再学行步推手、大捋推以至散手等等逐步深入, 逐步提高 。 譬如写字, 先学楷书, 有了笔力基础;然后学行书, 行书学好, 再学草书 。 如此作书, 虽快而法不乱 。 学太极拳亦然, 如何练习推手, 先贤反复强调的就是要按规矩, 要掤捋挤按须认真, 练好后以何标准为是, 则是要“引进落空合即出, 粘黏绵随不丢顶”《打手歌》的首句和末句做到了, 就是真正的太极拳推手, 做到, 推手就成功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