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走架打手 冯志强论太极拳( 三 )


太极拳之技也 , 极精微巧妙 , 非恃力大手快也 。 夫力大手快者 , 先天自然赋有 , 又何须学焉 。 是故欲学斯技者 , 宜先从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虚实分清求之 。 这些对了 , 再求敛气 , 气敛脊骨 , 注于腰间 。 然后再求腾挪 。 腾挪者 , 即精气神也 。 精气神贯注于两脚、两腿、两手、两膊前节之间 。 彼挨我何我 , 我注意何处 , 周身无一寸精气神 , 无一寸非太极 , 而后再求进退旋转之法 。 旋转枢纽在于腰隙 。 能旋转自如 , 丝毫不乱 , 再求动静之术 , 静则无 , 无中生有 , 即有意也 。 意无定向 , 要八面支撑 。 单练之时 , 每一势分四字 , 即起、承、开、合 。 一字一问能否八面支撑?不能八面支撑 , 即速揣摩之 。 如二人打手 , 我意在先 , 彼手快不如我意先 , 彼力大不如我气敛 , 彼以巨力打来 , 我以意支撑 , 微挨皮毛不让打着 , 借其力 , 趁其势 , 四面八方何处顺 , 即向何处打之 。 切记不可用力 , 不可尚气 , 不可顶 , 不可丢;须要从人仍由已 , 得机得势 , 方能随手而奏效 。 动亦是意 , 步动而身法不乱 , 手动而气势不散 。 单练之时 , 每一动要问能否由动中向八面转换?不能八面转换 , 即速揣摩之 。 如二人打手 , 我欲去彼 , 先将周身安排好 , 意仍在先 , 对定彼之重点 , 笔直去之;我之意方挨彼皮毛 , 如能应手 , 一呼即出;如彼之力顶来 , 不让其力发出 , 我之意仍借彼力 , 不丢不顶 , 顺其力而打之;此即借力打人 , 四两拔千斤之妙也 。 此全是以意运气 , 非以力使气也 。 能以意打人 , 久之则意亦不用 , 身法无所不合 。 到此境界 , 已臻圆融精妙之境 。 说有即有 , 说无即无 , 一举一动 , 无不从心所欲 。 真不知手之舞之 , 足之蹈之矣 。
习太极拳者 , 须悟太极之理 。 欲知太极之理 , 于行功时先要提起全副精神 , 外头安逸 , 内固精神 , 气势腾挪 , 腹内鼓荡 。 太极即是周身 , 周身即是太极 。 如同气球 , 前进不凸 , 后退不凹 , 左转不缺 , 右转不陷 , 变化万端 , 绝无断续 , 一气呵成 , 无外无内 , 形神皆忘 , 乃能进于精微矣 。
在打手时 , 我意须要在先 , 彼之力挨我何处 , 我之意用在何处 , 彼之力方挨我皮毛 , 我之意已改入彼骨里;以已之意接彼之力 , 非以已之力顶撞彼之力 , 恰好不先不后 , 我之意与彼之力相合 。 左重则左虚 , 右重则右杳 , 仰之则弥高 , 俯之则弥深 , 进之则愈长 , 退之则愈促 , 一羽不能加 , 蝇虫不能落 , 人不知我 , 我独知人 , 所谓沾连粘随 , 不丢不顶者是也 。
习太极拳者 , 须悟阴阳相济之义 。 动之则分 , 静之则合 。 分者 , 开大也 。 合者 , 缩小也 。 其中皆由阴阳两气开合转换 , 互相呼应 , 始终不离也 。 开是大 , 非顶撞也;缩也小 , 非躲闪也 。 一动无有不动 , 一静无有不静 。 动者 , 气转也;静者 , 有预动之势也 。 所谓视静犹动 , 视动犹静 。 气如车轮 , 腰如车轴 。 非两手乱动 , 身体乱挪 。 紧要全在蓄劲 , 蓄劲如张弓 , 发劲似放箭 。 无蓄劲 , 则无发箭之力 。 发劲要上下相随 , 劲起于脚根 , 注于腰间 , 形于手指 。 由脚而腿而腰 , 总须完整一气 。 腰如弓把 , 脚手如弓梢 , 内中要有弹性 , 方有发箭之力也 。 自已安排好 , 彼一挨我皮毛 , 我意接定彼劲 , 挨皮毛 , 即是不丢不顶 , 用意去接 , 即是顺随之势;能顺随 , 则能借力;能借力 , 则能打人 , 此所谓借力打人 , 四两拔千斤是也 。 到此地步 , 手上便有分寸 , 能称彼劲之大小 , 能权彼来之长短 , 毫发无差;前进后退 , 左顾右盼 , 处处恰合 , 所谓“知已知彼 , 百战百胜”也 。 平日走架打手 , 须要从此做去 , 走架即是打手 , 打手即是走架 , 此皆一理 。 走架每一势要分四字 , 即起、承、开、合是也 。 一字一问对不对?少有不对 , 即速改换 。 差之毫厘 , 失之千里 。 能领悟此意 , 行住座卧皆是太极 , 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