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阴阳颠倒颠” 练太极拳如何出功夫( 六 )



尘来尘往的博文:
论:顺其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
在何为“阴” , 何为“阳” , 阴阳互为其生 , 阴阳互为其根 , 阴阳之变即有生灭之变 , 而天地无时不刻不在生灭之中 , 生灭只是阴阳变化之表象 。
然 , 何为“中” , 老子云:"多言数穷 , 不如守中" "中"可解为:不左不右 , 不上不下 , 不虚不实 , 不有不无.....,然中究在那 , 谁也说不清 , 你立一地 , 则有一中 , 然这中乃人有分别对待之心则有中 , 然 , 心无所住而生心 , 心无所住 , 如何守道之中呢?
何为“颠倒颠” , 有我即我天地 , 无我亦无天地 , 阴阳顺逆之意 , 必立于人 , 然 , 人之生 , 形神已立 , 心欲牵于物 , 必有体之阴阳变化 , 必有微观生灭之变 , 此乃人之性 , 顺则成家立业 , 度其一生 。 如欲逆天而行 , 必查阴阳变化之机 , 从机入手 , 以灭为生 , 以生为灭 , 逆转阴阳 , 以形神为药 , 以机为媒 , 立道于源 , 证道于机 , 方可查圣人之心 , 真人之意也 。

杨典的经典博文摘录:
《颠倒颠》:顺者凡 , 逆者仙 , 在中间颠倒颠;指天心 , 指地心 , 狂狷不论古今;春杀花 , 秋杀月 , 冬夏杀尽痴情;一身皮 , 十条命 , 哪够人云亦云 。

书名叫《智辉说拳》:阴阳颠倒颠 , 是弹簧劲的又一个来源 。 严格地说 , 阴阳颠倒颠应贯穿于行架与打手的全过程中 。 它的具体表现是:手往上身往下 , 身往上手往下;手往左身往右 , 身往左手往右;手往前身往后 , 身往前手往后 。 包括腹部内气的鼓荡、内外圈的运行、局部骨肉皮的分离 , 等等 , 都属于阴阳颠倒颠的范畴 。
弹簧劲就是在种这阴阳颠倒颠的运动中不断产生的 。

附则一:
三丰祖师修道真言
一、说我颠来我就颠 , 颠颠倒倒有根源 。 一三三一颠倒颠 , 三三重叠上九天 。 九天之上有九真 , 九真返还化一元 。 阴阳气数乃造化 , 顺则生凡逆成仙 。

附则二:
黄帝外经·阴阳颠倒篇(原文)
黄帝闻广成子窈窈冥冥之旨 , 叹广成子之谓天矣 。 退而夜思 , 尚有未获 , 遣鬼臾区问于岐伯天师曰:帝问至道于广成子 , 广成子曰:至道之精 , 窈窈冥冥 , 至道之极 , 昏昏默默 。 无视无听 , 抱神以静 , 形将自正 , 必静必清 , 无劳汝形 , 无摇汝精 , 无思虑营营 , 乃可以长生 。 目无所见 , 耳无所闻 , 心无所知 , 汝神将守汝形 , 形乃长生 。 慎汝内 , 闭汝外 , 多知为败 。 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 , 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 , 至彼至阴之原也 。 天地有官 , 阴阳有藏 , 慎守汝身 , 物将自壮 , 我守其一 , 以处其和 , 故身可以不老也 。 天师必知厥义 , 幸明晰之 。 岐伯稽首奏曰:大哉言乎? 选非吾圣帝 , 安克闻至道哉 。 帝明知故问 , 岂欲传旨于万祀乎 。 何心之仁也 。 臣愚 , 何足知之 。 然仁圣明问 , 敢备述以闻 。 窈冥者 , 阴阳之谓也 。 昏默者 , 内外之词也 。 视听者 , 耳目之语也 。 至道无形而有形 , 有形而实无形 , 无形藏于有形之中 , 有形化于无形之内 , 始能形与神全 , 精与神合乎 。 鬼臾区曰:诺 。 虽然师言微矣 , 未及其妙也 。 岐伯曰:乾坤之道 , 不外男女 , 男女之道 , 不外阴阳 , 阴阳之道 , 不外顺逆 , 顺则生 , 逆则死也 。 阴阳之原 , 即颠倒之术也 。 世人皆顺生 , 不知顺之有死;皆逆死 , 不知逆之有生 , 故未老先衰矣 。 广成子之教 , 示帝行颠倒之术也 。 鬼臾区赞曰:何言之神乎? 选虽然 , 请示其原 。 岐伯曰:颠倒之术 , 即探阴阳之原乎 。 窈冥之中有神也 , 昏默之中有神也 , 视听之中有神也 。 探其原而守神 , 精不摇矣 。 探其原而保精 , 神不驰矣 。 精固神全 , 形安能敝乎 。 鬼臾区复奏帝前 , 帝曰:俞哉 , 载之《外经》 , 传示臣工 , 使共闻至道 , 同游于无极之野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