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走笔

作者:黎荔
景德镇走笔
大前天,我和一大群孩子们坐西安至福州的高铁,八个半小时经19站来到了江西婺源,再驱车数小时一路折腾来到了千年瓷都景德镇 。
越过了多少山河纵横,穿过了多少小镇悠长,终于来到这片昌江河之南的神奇土地——昌南,这正是景德镇的古名,中国的名字因你而命名 。 十八世纪前,欧洲人不会做瓷器,中国昌南镇的瓷器对他们来说是贵重之物,外国人读“昌南”发音不准,于是就有了“China” 。 作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如果说景德镇代表不了中国,那么其它的名镇就更没资格代表中国了 。
“釉色微微闪耀/撩动我的心跳/想起那些年/如青花的美好”
“走过丝路迢迢/漂洋过海去寻找/我还记得你曾留下的记号”
千万里只为了寻找你啊!一只光滑发亮的瓷器,在时间里,在曾经极度高温、现在却已冷却的幽幽蓝光中,缓缓旋转,如冰似玉 。
景德镇,这座窑火传承千年不断的古镇,正处在整体抢救性保护的氛围里,别的城市在大兴土木建造水泥高楼,这里却在大面积复原窑厂,让沉没于地下的陶瓷文化,一点点地重新成为这个城市最重要的气息 。 初到景德镇,会发现这个城市有落后的一面,规划毫无美感,也缺乏光鲜亮丽的现代建筑,但这只是表面而已,进入到它的内心,你会看到它的沉淀,它的深邃 。
景德镇走笔
景德镇百分之六十的人都在做和瓷器有关的工作,这个城市的人似乎心无杂念,单纯而专注,由他们所支撑的瓷器行业,仍在时间的长河里稳稳的行走 。 全世界的陶瓷艺术家、爱好者、收藏家都把这里作为圣地,他们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在这里扎根,与这个城市,终生相伴,无怨无悔,这就是景德镇顽强的姿态 。 世界上生产陶瓷的地方有很多,但没有一个可以与景德镇媲美,它身上具备很多唯一的符号,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一千多年来只做陶瓷的城市,它是世界上最专注的城市之一,它是唯一一个从未断过窑火的城市 。
在景德镇最繁华的市区中心,并没有怎么进行地产开发,而是将最幽深的山林湖泊、最稀缺美好的土地,都留给了古窑民俗博览区和陶瓷学院的用地 。 因此,在景德镇这个城市的心脏地带,台阶是瓷的,水沟是瓷的,路灯是瓷的,垃圾箱是瓷的,就连地面也是各种纹理的碎瓷片铺成的 。 站在这里一声呐喊,响声里也有瓷的律音,空清而韵长 。 景德镇就这样与世无争,素胚勾勒,一如初妆,自顾自美丽着,坐在古窑林立的泼墨山水画里 。 景德镇的魅力,不在表面的一砖一瓦,而在她那专注又认真的姿态里——“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 。
这里空气湿润,昌江横流,无端端地就细雨微落,城市的气质如水,但不是一般的水,是深山里从兰花丛中渗出的,并且浸泡着古代青瓷的那种水 。 这水一滴一滴地在你的心里聚积,你的心慢慢变得空明澄澈,温柔而宁静,如白云一般自由地卷舒 。
景德镇走笔
今天,我和孩子们好累呀!从宋代龙窑、元代馒头窑、明代葫芦窑、清代镇窑、清代狮子窑到明清御用“六式窑”,跑了一个又一个古代制瓷作坊 。 我们去观摩还在用最传统的手工拉胚法来制作古法瓷的过程,当看着一堆泥胚,从一位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手下,经历各个环节,变成一件件堪称艺术品的瓷器时,心里真是充满感动,这种感动不仅源自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劳动可以创造出如此美的作品而感到震撼 。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已硕果仅存,而景德镇的陶瓷手工艺者,仍有诸多活跃在生产制作一线上,他们都是些头发花白的七八十岁的老人家了,还在为了给大家观赏到这个传统工艺而在努力工作着 。 年复一年,一笔一画,严格遵照古法全手工制作,拉坯、利坯、装坯、绘画、施釉、烧窑等主要工序,用最苛严的标准,来确保质量与品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