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李渔是谁,李渔杯是什么( 九 )



当岁月的车轮推进到一六四三年时 , 烽烟四起 。 志士们选择“捐躯赴国难” , 平凡的百姓选择“保躯体逃国难” 。 对于老百姓来说 , 皇恩是否浩荡 , 天子尊姓大名 , 对他们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 , 所以他们选择逃难 。 李渔尽管参加过府试乡试 , 也还是普通的小老百姓 , 他也逃难 , 并在逃难金华的途中娶了第二个妻子曹氏 。 明朝在一六四四年宣告灭亡 , 李渔在老家建了座叫“伊山别业”的小别墅隐居 , 为了能有个儿子 , 又娶了一名姓纪的女子为妾 。 他的隐居生活也过得颇怡然自得 , 读读书 , 管管村务 , 修凿水渠 , 日子过得飞快 。 然而 , 按照李渔好动虚荣的个性 , 又怎会在兰溪久居 , 伊山别业这泥瓦灰墙的小别墅又怎关得住渴望高飞的小鸟 , 终于在一六四九年 , 李渔率领全家动身前往杭州实现他的人生梦想 。

杭州是江南的大都会 , 曾经是南宋朝廷的所在地 , 有诗人说“山外青山楼外楼 ,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 ”懒洋洋软绵绵的杭州确实有种柔化人的意志的神奇力量 , 使人除了风花雪月外不作它想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曾挽留多少人驻足 , 晚明著名的小品文作家张岱曾用饱沾温情的笔墨回忆了西湖边上的人和事 , 结成一本叫《西湖梦寻》的散文集 。 当月上柳梢头时 , 有多少年轻的男男女女相约在浓得化不开的黄昏后 , 西湖的几多柔情几多妩媚本是才子佳人幽会的好去处 。 对于李渔来说 , 选择杭州实在是太合适了 。 他每天去逛书市 , 逛戏园 , 细心观察市井百态 , 在如皋时为的是好玩 , 而现在为的是生活 , 他必须了解市场才能把握市场 , 才能写出畅销的作品 , 李渔或多或少遗传了父亲商人的基因 , 在后来的卖书、打秋风、开书店的日子里 , 他商人家族所独有的见风使舵的精明本色更是展露无遗 。

一六五一年元旦 , 李渔搬进了新的寓所 , 宣布他新生活的开始 。 于是就进入了疯狂的创作状态 。 作家进入创作状态时 , 自闭而又麻木 , 无限宽广的现实时空已经失去了意义 , 他们关闭在自己编织的小小世界里 , 当灵感如狂风巨浪扑来难以遏止时 , 就必须抓着笔快速地记录下来 , 灵感是个调皮的精灵 , 有时像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 有时又如一只自由小鸟稍纵即逝 , 所以灵感一来就一定要写下来 , 如果没有把握住 , 它就飞去再回来 , 而作者只能顿足哀号了 。 李渔同样要靠灵感来写作 , 他的思绪总停留在虚构的人和事上 , 吃饭睡觉只应付一下 , 为的是维持生命 , 他总是一边磨墨一边构思 , 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墨水溅到桌上或是将墨盒打翻将书桌和纸张糊弄得一团糟 , 他的脾气变得狂躁 , 仆人和妻妾们都不敢靠近他 , 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成了赶跑他灵感的罪人 , 原配不无担心地劝他要保重身体 , 但他已经难以控制了 。 李渔不抽烟不喝酒 , 同巴尔扎克靠咖啡提神一样 , 李渔也需要提神 , 他靠的是茶叶 。 这样癫狂的状态持续了几个月后 , 李渔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无声戏》 , 几年后又出版了《无声戏二集》 。 李渔明显消瘦了 , 他病了 , 可以说是贫病交加 , 因为那时的他不过是个无名小卒 , 他甚至穷到买不起冬天用来烤火的碳 。 但聪明如李渔在付出身体的代价后 , 自然也懂得调整 , 更理智地去写作 。 他一边借助茶叶的帮助 , 一边将不同体裁的作品交换着来写 , 在寂寞自闭的创作中保持一些新鲜感 ,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 , 那就是勤奋工作 , 毕竟他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 , 男人的尊严不容他不努力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