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知识|李渔是谁,李渔杯是什么( 六 )


在与他交往的、有文字记载的800余人中 , 上至位高权重的宰相、尚书、大学士 , 下至三教九流、手工艺人 , 遍及十七个省 , 二百余州县 , 可以说 , 他是中国古代文化人中交友最多、结交面最广的文人 。 众多的朋友 , 使李渔能自由往来于朝野文人之间 , 也使他增加了不少知识 , 懂得了许多人情世故 , 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文学素材 。 为丰富知识 , 陶冶性情 , 向大自然汲取营养 , 李渔与古代许多文人一样 , 不仅读万卷书 , 而且行万里路 。 居金陵期间 , 他一方面为了生计 , 不得不四处奔走 , 交结官吏友人 , 以取得他们的馈赠和资助;另一方面 , 他每到一地 , 都要游览山水胜地 。 “生平锢疾 , 注在烟霞竹石间” , 他把大自然称为“古今第一才人” 。 他说:“才情者 , 人心之山水;山水者 , 天地之才情 。 ”还说:“不受行路之苦 , 不知居家之乐 。 ”在古代交通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 , 他携带家班远途跋涉 , 走遍了燕、秦、闽、楚、豫、广、陕等省区 , “三分天下几遍其二” , “名山大川、十经六七” , “四海历其三 , 三江五河则俱未尝遗一” , 中华大地的奇山秀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李渔“过一地即览一地之人情 , 经一方则睹一方之胜概 。 且食所未食 , 尝所未尝 。 ”在长期的漫游中 , 他对大自然作了深入的观察研究 , 对各地风土人情作了详细的调查 , 不仅进一步孕育了自己对各方面艺术的情趣 , 而且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 , 经过他精炼细微的艺术加工 , 从而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曲、赋 , 既有写实的、抒情的 , 也有联想的、议论的 , 语言精炼 , 韵律优美 , 深得世人称颂 。 他还将这些从游历四方获得的素材移植到小说、戏曲创作和造园艺术中去 , 为后人留下了一批丰富而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 晚年的李渔思乡之情日切 。 60岁的时候他有一次经富春江逆流而上 , 回到兰溪故里 。 在经过桐庐县严子陵钓台时李渔写下一首词《多丽·过子陵钓台》 , 深刻地剖析了自己的一生 。 词曰:
过严陵 。 钓台咫尺难登 。 为舟师 , 计程遥发 , 不容先辈留行 。 仰高山 , 形容自愧;俯流水 , 面目堪憎 。 同执纶竿 , 共披蓑笠 , 君名何重我何轻!不自量 , 将身高比 , 才识敬先生 。 相去远:君辞厚禄 , 我钓虚名 。
再批评 。 一生友道 , 高卑已隔千层 。 君全交 , 未攀衮冕;我累友 , 不恕簪缨 。 终日抽风 , 只愁载月 , 司天谁奏客为星?羡尔足加帝腹 , 太史受虚惊 。 知他日 , 再过此地 , 有目羞瞠 。
李渔回到兰溪故里 , 物是人非 , 感慨万千 , 写下了《二十年不返故乡重归志感》:“不到故乡久 , 归来乔木删 。 故人多白冢 , 后辈也苍颜 。 俗以贫归朴 , 农由荒得闲 。 喜听惟涧水 , 仍是旧潺湲 。 ”当时的兰溪县令赵滚十分敬重李渔的德与才 , 闻讯后 , 送去“才名震世”牌匾 , 并悬挂于夏李村李氏宗祠 。
为了便于儿子回原籍应试 , 康熙十六年(1677) 67岁的李渔迁回杭州 。 在当地官员的资助下 , 李渔买下了吴山东北麓张侍卫的旧宅 , 开始营建“层园” 。 由于搬家的劳累 , 一次失足从楼梯上滚下 , 伤了筋骨 , 从此李渔贫病交加 , 甚至正在修订的《笠翁一家言》也难以继续了 。 他为此向京师老友写了一封公开信《上都门故人述旧状书》 , 要求援助 , 其所述景况 , 所兴感慨 , 无不让人痛心怜悯 。 许是这封公开信起了作用 , 李渔在朋友、官员们的资助下 , 次年层园修成 。 此园缘山而筑 , 坐卧之间都可饱赏湖山美景 。 “繁冗驱人 , 旧业尽抛尘市里;湖山招我 , 全家移入画图中 。 ”李渔贫中寻乐 , 准备安享晚年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