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庄子的逍遥,怎样看待庄子的思想( 二 )
怎样看待《逍遥游》中庄子的思想?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 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自由自在地活动 。 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 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 忘掉一切, 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 。 《逍遥游》很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 同时也体现出其散文的文学风格和成就 。 这里入选的并非《逍遥游》全篇, 只是节录了开头的一部分, 但这部分已经可以反映全篇的风格和成就 。
这段选文共有三个段落, 下面逐段讲解(此文的分段与课文的分段有出入——编者注) 。
开头一段, 从“北冥有鱼”起至“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止 。 作者大笔挥洒, 以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开端, 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北方深海之中, 有一条“不知其几千里”长的巨鲲 。 这条鱼的巨大, 已经够令人惊奇的了, 而它竟又变化为一只大鹏, 这怎不令人感到神奇万分呢?应当承认, 这样的鱼和鸟是现实生活中绝对没有的, 是人们绝对不曾见过的, 但想像力丰富的庄子却偏要让你相信世间有此二物, 特意对它们进行一番形象化的描写 。 描写的重点是大鹏:这只神奇的大鸟岂止是大, 还要腾空而起, 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 由北海直飞南海天池 。 它积满气力, 怒张毛羽, 一振而飞上天, 翅膀像遮天盖地的大块云影 。 接着, 作者又假借所谓《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他的描写是可信的 。 《齐谐》上说:“大鹏迁往南海的时候, 先拍击水面, 滑行三千里, 然后盘旋宛转, 靠风气相扶, 直冲云天, 到达九万里高空 。 起飞之后, 历时六月, 方才止息 。 ”那么, 九万里高空又是什么景象, 究竟如何高远呢?作者先以高空中只见游气奔腾, 微尘浮动来形容, 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比说, 说大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 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 只见莽莽苍苍, 难辨其“正色” 。 经过这样一番描写、形容和打比方, 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 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像, 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像的高远哲学境界, 变得易于理解和想像了 。
接下来, 作者为了说明“有所待”与“无所待”、小与大的区别, 以及小与大之间思想境界和见识的悬殊, 而连续打了一系列的比方 。 先以水与舟的比喻, 说明“水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正如同“风之积也不厚,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这是为了证明:大鹏的高飞南迁, 凭借的是九万里的大风, 这还是“有所待”的, 没能做到真正的“逍遥游”, 也就是没有达到作者理想的绝对自由境界 。 接着, 作者又童话般地叙述了蜩(即蝉)和学鸠(小鸟名)对大鹏的嘲笑 。 蜩和学鸠局促的天地、渺小的见识, 自鸣得意的口吻, 以及它们毫无自知之明的对大鹏的奚落和嘲笑, 本身就表现了它们的可怜和可笑, 从而也有力地说明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小知不及大知”的道理 。 下文的朝菌、蛄与冥灵(大乌龟)、大椿的比喻, 长寿者彭祖与众人的比喻等, 自然就说明了“小年不及大年”的道理 。 作者作了这一系列的比喻, 是为了说明:这些人和物之间小大之辨十分明显, 但都毫无例外地没能达到超脱一切的“逍遥游”的境界 。
文章的第二段, 从“汤之问棘也是已”到“此小大之辩也”止, 大意是说:商汤王问他的臣子棘:“上下四方有极限吗?”棘回答说:“无极之外, 又是无极 。 在那不毛之地的北方, 有一个广漠无边的大海, 就是天然的大水池 。 那里有一条鱼, 它的宽度有几千里, 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 它的名字叫鲲 。 有一只鸟, 它的名字叫鹏, 鹏的背像泰山, 翅膀像遮天盖地的云, 它乘着羊角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越过云层, 背负青天, 然后向南飞翔, 飞往南海 。 沼泽里的小麻雀讥笑它说:‘它要到哪儿去呢?我腾跃而上, 不过几丈就落下来, 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 这也算是我最好的飞翔了 。 而它究竟要飞到哪儿去呢?’这就是小和大的分别啊!”
推荐阅读
- 烂尾楼业主如何自救,烂尾楼业主可以集资自救吗
- 如何判断两人三观一致,怎么才能三观一致
- 地漏臭味如何处理
- 今天属虎的财运如何,属虎的运气和财运如何
-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性格
- 直线的参数方程如何化为标准形式,怎样将参数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 北斗星x5全国销量如何
- 临时雇佣工工伤如何赔偿法
- 马邦贞如何嫁给冷欣
- 畏寒怕冷如何调理,如何改善畏寒怕冷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