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从茶园到茶杯“标准化”

【安溪铁观音,从茶园到茶杯“标准化”】安溪县现有茶园60万亩,80%以上的人口从事与茶有关的行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5%来自茶业;涉茶行业总产值近80个亿,茶业对全县的贡献和拉动超过150亿元 。
茶产业始终是安溪的一号工程 。去年,从源头监管、技术支撑、建立可追溯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建立茶叶标准化生产体系,保证茶叶质量安全卫生,促进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
呵护好茶乡命根子
去年8月以来,安溪县提出全面提升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水平,推动安溪茶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千方百计呵护好茶乡人民的‘命根子’、‘钱袋子’ 。副县长王金章介绍,通过开展‘QS’管理、茶叶包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制售假冒伪劣、茶企加盟连锁等五项专项治理,带动整个行业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
安溪铁观音现有的采用标准是GB/T19958—2006《地理标志产品 安溪铁观音》的国家标准,只有来自安溪境内24个乡镇、并且栽培技术、采摘技术、制作工艺、产品等级品质等都在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 。全县获得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资格企业86家、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准用企业220家 。
目前,已建立了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数码防伪中心,建设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及位于检验检疫局安溪办事处的国家茶叶重点实验室,这些都为实现标准化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全县茶叶企业有,24家获得ISO9000、HACCP、ISO14000、GMP认证;26家获得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467家获得QS认证;GAP认证在全县出口企业中全面推广 。
标准园成为全国示范
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香椿、桂花、塔松、美国松等绿化树渐成规模,气象观测站、物理杀虫灯、规模化有机肥供应点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这是采访人员在龙涓乡标准化生态茶园内看到的景象 。
2010年,安溪县委、县政府确定八马、华虹等7家茶企和蓬莱镇、剑斗镇、尚卿乡等部分村,作为创建全国茶叶标准园的实施示范点 。被选定茶企、乡镇,不仅新建生态茶园逾千亩,还建立起质量可追溯体系,做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全程跟踪追溯,涵盖从茶园园地规划、茶园管理,到茶叶加工等一条龙的标准化实施 。
这项工作的实施,辐射带动了我县茶叶企业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转变传统茶叶生产方式,起到有效的典型示范作用 。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这样评价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工作 。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安溪县把实施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作为现代茶业生产发展项目的重要内容,每年遴选一批企业和重点产茶村,实施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形成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梯壁牢固、水土保持良好、基础设施健全的无公害茶园结构 。从2005年至今,全县建设生态茶园24.5万亩 。随着茶叶品质的提升,标准化生态茶园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比过去提高了10%至15% 。
在四环节上用功夫
标准化建设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没有标准化,就没有现代化、国际化,也谈不上品牌化 。蔡建明分析,在我县,从茶农到茶商、从产地到销区,一场茶叶标准化战略悄悄地影响并提升着整个安溪铁观音产业 。
今年,安溪县再次召开推进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动员大会,以强势的行政作为,下大力气对茶叶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安全防护网,确保进入市场的每一粒安溪茶都是安全、放心和健康的 。
种植环节,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成熟运用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规范农资管理,对企业生产基地要求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进行管理,对专业合作社实行双重记录制度;加工环节,建立进货、加工、销售台账制度;流通环节,建立规范标识、实名登记、刷卡交易制度;监管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在全县构建涵盖茶叶生产信息、防伪标识等内容的茶叶质量数字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茶业安全生产监管电子平台 。
此外,从生态茶园建设、配方施肥、落实质量安全行政主体责任、农资经营巡查监管、杜绝茶农使用禁限用农药、做好农药使用的培训宣传、抵制外来茶青流入等7方面入手,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来保障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安全卫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