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误区乙肝患者片面追求转阴

(1)大、小三阳全转阴
许多患者认为“大三阳重,小三阳轻”,只有“大三阳转化为小三阳,甚至大、小三阳全部转阴”才是乙肝治疗的最终目标 。
乙肝核心抗体是人体的免疫系统针对乙肝核心抗原产生的一种应答物,它不能转阴,也无需转阴,让它转阴没有任何道理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一般说在我国的慢性乙肝中让它转阴是非常不现实的,医学家们也不要求它转阴,目前还没有哪一种药物肯定能使它转阴 。小三阳中的e抗体,它是人体免疫系统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应答物,也不是乙肝病毒的组成部分,根本无需转阴 。因此,那些宣称“大、小三阳全转阴”的广告肯定是假的,那些宣称“大、小三阳全转阴”的医生肯定是冒牌的 。
(2)盲目追求e抗原转阴
e抗原转阴是许多患者治疗的目标 。不少肝功能正常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也在接受干扰素等转阴治疗,极大地浪费了医疗资源,甚至使患者提前进入免疫消除期,加重了病情 。《中国乙肝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制定正确的治疗目标是获得科学的治疗方式和良好的治疗效果的根本所在,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我们医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
(3)片面追求转阴
慢性乙肝是很难根治的疾病,彻底清除病毒目前尚不可能 。国际公认的乙肝治疗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防止发展为肝硬化、肝癌,而不是片面追求病毒指标“转阴” 。
对于慢性乙肝,“大、小三阳”是通俗的说法 。“大三阳”患者的e抗原为阳性,说明病毒处于复制状态 。对于“大三阳”患者,“转换”比“转阴”更为重要 。所谓“转换”是指标志乙肝病毒是否处于复制状态的e抗原由阳性转为阴性,同时人体产生的“中和”e抗原的e抗体由阴性变为阳性 。只有实现了这一“转换”,才意味着乙肝病毒复制有可能得到抑制 。
虽然乙肝病毒的复制可在短期内被拉米夫定等核苷类药物有效地抑制,但很难被彻底清除,停药后经常出现病情反复 。而e抗体“转阳”,意味着人体的免疫防御体系已经被激活,对携带乙肝病毒的肝细胞展开“攻击”了 。因此,即使停药后,也能保证病情平稳,有效地遏制病毒,控制病情 。因此,e抗原消失,e抗原阳性向e抗体阳性的“转换”是治疗“大三阳”患者的关键 。
“小三阳”患者的e抗原呈阴性,但不是所有“小三阳”患者都可以高枕无忧,因为有些“小三阳”患者e抗原呈阴性的原因是因为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 。所以,即使e抗原指标呈阴性,乙肝病毒-DNA仍然在不断复制,因此疾病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这些患者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病情进展速度比“大三阳”还要快 。据统计,在中国的3000万慢性乙肝患者中,近30%是“小三阳”患者 。
因此,乙肝患者必须辩证地看待乙肝转阴 。“所有指标转阴”是一种理想状态,目前不可能实现 。有些阳性抗体根本无需转阴,如e抗体;某些指标“转阴”并不意味着病情好转,如反映病毒复制指标的e抗原 。
中华医学会近日公布的《中国乙肝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显示,33%的患者将治疗目标定为“彻底清除病毒”,55%的被调查者认为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大三阳转阴” 。所以,改变乙肝患者对“转阴”的误解,使他们认识到“转换”的重要性已成为乙肝治疗领域中的当务之急 。
(4)一味追求“转阴”
发现乙肝病毒标志阳性,首先应进一步检查其他肝功能、B超、乙肝病毒-DNA等,而不是急于吃药,追求“转阴” 。如急性乙肝,绝大部分患者各项阳性标志一年左右自然转阴 。单项表面抗原阳性或“小三阳”,如其他各项检查均正常,也无自觉不舒服,就没有必要治疗,因为此时患者处于“冬眠期”,根本没有“转阴”特效药,平时不过度劳累、不饮酒、不盲目用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 。
对“大三阳”,也应在谷丙转移酶(ALT)升高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 。
(5)不顾病情,盲目转阴
有的农民患者告诉医生,为了乙肝表面抗原阴转,卖掉了房子和耕牛,结果闹得“家破人亡”,但对于病情一事无补 。
虽然乙肝疫苗的应用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各地区经济条件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对于疾病预防的知识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我们仍然可以见到一些10岁左右的小患者 。我们再次呼吁,加强乙肝防治的科普知识宣传,普种乙肝疫苗,预防乙肝 。因为一旦患了乙肝,治疗非常棘手,但是目前的乙肝疫苗的免疫预防效果非常肯定 。因此,我们应该从免疫预防着手,在全国范围内根本上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 。对于没有进行有效预防而获得乙肝病毒感染的患儿,作为家里的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着急 。由于这部分患儿在今后的入托、升学等环节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家长就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治疗 。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遇到这种情况还是要冷静、科学处理,不能盲目、过度治疗 。盲目、过度治疗不仅不能帮助患儿,很可能还会出现有害的结果,到头来后悔不已 。
对策:转阴不是目前可以追求的治疗目标 。对于打着转阴的旗号,骗取钱财的做法,广大的慢性乙肝患者更要擦亮眼睛 。
各种乙肝的所谓转阴治疗是目前乙肝治疗中最复杂、疗效最不明显、最易导致治疗紊乱的一个环节 。科学地说,最有可能转阴的肝炎病毒指标是e抗原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乙肝病毒-DNA) 。表面抗原的转阴比较困难,即便是转阴了,仍需观察转阴是一过性的还是永久性的,是属血清转阴还是变异转阴,若属变异转阴则更不好 。因此,目前乙肝的治疗不应一味追求转阴,治疗的目标应重点放在病毒复制指标转阴以及防止传染性和纤维化上 。治疗原则应该是免疫疗法与抗病毒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治疗的最佳时机是转氨升高的乙肝患者,因为此时免疫细胞已被激活,往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些病例双转阴(乙肝病毒-DNA和E抗原)可能性很大 。
慢性乙肝患者担心自己向肝硬化或肝癌方向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没有必要视其为必然结局 。慢性肝炎是否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取决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 。客观方面的因素是人体本身的免疫状态、基因特点、遗传因素等 。主观方面的因素是如何正确用药及如何调整心态 。正确用药及良好的心理状态是防止肝硬化的重要因素 。
片面追求“转阴”不科学
评价乙肝治疗的效果,病毒标志物转阴是其中的依据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依据 。因此在药物的作用下,某一项或几项病毒标志物的转阴是可以实现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得出“乙肝已经治愈”的结论 。此时应科学、慎重判定转阴的实质,全面地测定体内乙肝病毒数量、活性、复制能力等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拟定今后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如果因此停止用药治疗,将可能前功尽弃,甚至还会使病毒急剧反跳,加重病情 。
乙肝标志物全转阴几乎不可能,尤其是第一项表面抗原转阴实属罕见 。现在众多的乙肝患者由于受许多不实广告大张旗鼓的宣传,有着和小黄相同的认识 。像小黄这样的患者已属于无活动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的传染性极小,只要肝功能正常,除了饮食等特殊行业有规定外,完全可以从事其他正常的工作 。
如患有乙肝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积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治疗乙肝需长期反复 。乙肝本身具有复发的特点,甚至在一些很小的因素影响下都会导致复发,如感冒、腹泻等其他疾病的干扰;过于劳累、喝酒或情绪不佳等 。目前,许多乙肝患者在被医生判定为可以停药后,容易走上两个极端,有些人感觉万事大吉,对病情不管不问;另外一些患者却觉得随时可能复发,这病根本没法治,背上沉重心理包袱 。事实上,病情复发后,只要按疗程用药,同样可以达到控制状态,控制得好,有的人可以十几年不复发 。因此,患者在停药后,正确态度是:尽可能消除导致乙肝复发的不利因素外,同时应定期复查病毒指标和肝功能,必要时进行B超检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