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什么时候采摘

碧螺春茶,好茶,口感很好,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既然如此令人怡然陶醉,自然要买点来品品 。然而碧螺春市场如此之大,洞庭碧螺春的产量却是极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于是大量省外廉价"碧螺春"涌入市场 。这些"碧螺春"茶尽管在外形风格特征和香气滋味等方面,与江苏碧螺春有一定差异,但对于消费者来说,鉴别却是异常困难,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碧螺春茶采摘时间吧!碧螺春种植采摘工艺?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 。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 。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 。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 。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 。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创制于明朝 。乾隆下江南时已是声明赫赫了 。?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 。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 。由于茶树种植与果树之间,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 。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在金庭镇当时称之为西山镇,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 。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 。剩下的其它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 。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 。两个针产出的产业越有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 。洞庭湖的传说可谓是古老,历史文献资料中就记载着这么一句话: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 。碧螺春茶的历史?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地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 。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关于此茶名称的来历除了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时亲赐之外,也有碧螺春在明代时就已有茶名的传说,还有一种巧妙的解释说取其色泽碧绿,卷曲如螺,春季采制,又采自碧螺峰这些特点,因而命名为碧螺春 。此茶有悠久历史,在清代康熙年间就已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有专家提醒,颜色是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颜色越绿并不意味着茶叶品质越好,市民在分辨真假碧螺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看外观色泽:没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鲜艳,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发黑,发绿、发青、发暗 。?看茶汤色泽: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 。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总之,洞庭碧螺春最早是从明前开始采摘,然后经过加工制作,大约在5月左右新茶就会全面上市,所以春夏之际能够喝到最为鲜嫩的洞庭碧螺春,味道往往最好最鲜爽,喜欢清新口味的人可以试试,但是刚买的碧螺春新茶最好放置半个月左右再喝,否则容易刺激肠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