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作为国内十大名茶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名茶代表,随着近年来茶叶市场的繁荣发展,各地茶叶市场上的碧螺春也是随处可见,很多朋友对于碧螺春的制作技术都还不了解,也就让很多消费者浪费了上好的碧螺春茶叶,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碧螺春茶加工工艺吧!碧螺春加工工艺?1、采摘?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 。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 。?2、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3、揉捻?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 。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 。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 。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 。历时12~15分钟左右 。?4、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 。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 。历时13~15分钟 。?5、烘干?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 。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 。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 。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6、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碧螺春茶的产地?洞庭碧螺春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 。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 。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正如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 。”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碧螺春茶名字由来?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我国的十大名茶之一 。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 。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 。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从此成为年年进贡的贡茶 。碧螺春名茶鉴赏方式?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碧螺春茶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 。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 。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 。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把碧螺春用开水冲泡后,没有加色素的颜色看上去比较柔亮、鲜艳,加色素的看上去比较黄暗,像陈茶的颜色一样 。专家补充,如果是着色的碧螺春,它的绒毛多是绿色的,是被染绿了的效果 。而真的碧螺春应是满皮白毫,有白色的小绒毛 。?碧螺春茶沏泡方法?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 。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发挥出来 。洞庭湖的传说可谓是古老,历史文献资料中就记载着这么一句话:洞庭中西尽处,有仙人茶,乃树下之苔藓也,四皓采以为茶 。正好这里就孕育着中国名茶——碧螺春 。
推荐阅读
- 肉类加工废水排放标准
- 肉类加工机器
- 政和白茶什么工艺?要掌握"两个时机"和"四个动作"!
- 木工是干什么的
- 乌龙茶有减肥功效吗
- 鹿苑毛尖有什么加工工艺?工艺要点有哪些?
- 霍山黄芽采制工艺
- 碧螺春茶属于什么茶
- 碧螺春属于浓茶类吗
- 碧螺春是凉性还是温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