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青少年犯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文章插图
【青少年犯罪,对于未成年犯罪,你怎么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 。
文章插图
对于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除极少数由公安机关做出处罚外,绝大多数犯罪嫌疑人最后基本都是被训诫或者交由监护人严加管教,很少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因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标签是“未成年人”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我们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
然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有着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样化等特点,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已是刻不容缓 。尤其是一些留守儿童、父母离异或感情不和等家庭,更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重灾区 。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犯罪高发时期 。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于抢劫、盗窃、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寻衅滋事、聚众斗殴7项罪名 。从组织形式看,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
对未成年人犯罪,社会、家庭、学校都显得很无奈 。绝大部分犯罪嫌疑人最后基本都是被训诫或者交由监护人严加管教,很少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因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标签“未成年人” 。因此,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让很多人发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到底在保护谁?的疑问和感慨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国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呢?
究其原因,除自身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外,还有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
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除了社会原因外,家庭原因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常年奔波在外打拼,或者父母离异,出现家中子女过早自理生活、无人管教现象,导致一些未成年人自我放纵,误入歧途 。此外,从全国范围看,独生子女居多,从小娇生惯养、宠爱有加,家长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对孩子的各种不合理要求唯唯诺诺,没有原则的迁就,实际上起了纵容、推波助澜的作用,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颐指气使、骄横跋扈、不服管教的恶习,导致家长管不了、也不让管、学校不敢管的尴尬境地 。
从主观因素来看,未成年人因其生理和心理诸因素都处于“变化活跃期”,容易出现“冲动”或者是“颓废”两种极端心态 。1、道德意识淡化,甚至泯灭,是非观念模糊 。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期,缺少必要的是非观念,往往以哥们义气代替朋友健康的友谊,容易被社会上一些居心不良的坏人所利用而同流合污 。2、人生观、价值观念扭曲 。受社会上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一部分未成年人形成了错误,甚至畸形的错误意识,比如:老实人吃亏、法不责众、未成年人不承担责任等,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
未成年人犯罪是目前我们社会客观存在的且无法完全禁绝的一种社会现象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司法实践已证明,仅靠刑事制裁和行政处罚这一治标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综合社会力量,在多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工作是必须且紧迫的 。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治安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为加强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这项社会系统工程 。
推荐阅读
- 本人择业意愿,港口专业毕业生择业意愿怎么?
- 牡蛎和生蚝的区别
- 企业文化对于员工有什么作用 业文化对于员工有哪些作用
- 怎么清洗蛋糕模
- 隔离霜有什么功能?2大功能让你爱上隔离霜!
- 营养类食物有哪些
- 做美甲对身体有害吗
- 自做酸奶的功效有什么
- 跑步前要做好什么准备?跑步有什么好处?
- 喝纯果汁的多种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