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什么季节怎么养生养生的知识
1、24节气里面有个小满,是什么意思,大满呢?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按农历,它称“四月中气”,是四月的标志(即:有小满的月一定是四月) 。按公历,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 。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1日16时45分 。
这时北方(特别是中原一带)冬小麦等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 。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 。
不过二十四节气里只有“小满”,没有“大满”,因为半个月后麦粒大满,就要开镰收割了,那个节气叫“芒种”,因此民间又有“小满不满,芒种开镰”的谚语 。
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分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 。
扩展资料:
小满时节不宜做的事项:
1、睡太晚:
我们不能太夜卧早起,深夜大排档大家就先不要去了 。
2、卧湿寒: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所以要避免贪图凉快而着凉受风,尤其是晚上睡觉时 。否则寒湿邪气停留肌肤,郁而化热,易引起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驻留关节,容易引发各类风湿性疾病等 。
虽然现在一般不会在石头或冷地上睡觉了,但空调、凉席、冷水澡、短裙等所带来的寒湿未必就小 。若不慎受湿寒,可通过运动或热水澡将湿邪祛除 。
3、吃冷食:
要尽量避免过于冷凉的外部环境,同时要让身体保持温暖的内环境 。进入夏天,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若不分男女老幼,皆图嘴巴痛快,冷饮就会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
尤其是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这可是大家常犯的小满时节养生禁忌 。
4、发脾气:
天热人易出汗,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导致心阳更加虚亢,人也会觉得疲累,这叫“壮火食气”,也就是火太壮会消耗掉我们身体里的气 。因此,在夏季这种暑气当道的气候条件下,需要时时关注心火对人体的伤害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节气养生:小满未大满,三做四避免
人民网-小满——江河渐涨 麦粒渐满(节气·物候)
人民网-二十四节气里为啥有小满没“大满”?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 。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 。四川盆地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盆地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盆地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 。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盆地中部夏旱更为严重 。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 。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 。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 。川西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
立夏:夏季的开始 。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 。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
立秋:秋季的开始 。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
秋分:昼夜平分 。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
立冬:冬季的开始 。
小雪:开始下雪 。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
没有大满这个节气 。
芒种就是,连收带种
小 满
二十四节气大多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 。原来,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籽粒开始饱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因为"立夏小满正栽秧","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 。华南的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 。华南中部和西部,常有冬干春旱,大雨来临又较迟,有些年份要到6月大雨才姗姗而来,最晚甚至可迟至7月 。加之常年小满节气雨量不多,平均仅40毫米左右,自然降雨量不能满足栽秧需水量,使得水源缺乏的华南中部夏旱更为严重 。俗话说:"蓄水如蓄粮","保水如保粮" 。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 。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 。西北高原山地区,这时多已进入雨季,作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
2、小暑时节如何养生 小暑的习俗有哪些
小暑时节的另一大特点是暑湿蕴蒸,物品容易发霉,所以民间还有农历六月六日晒书画、衣物的习俗,谓之“六月六,晒红绿” 。传说晒后,虫可不蛀 。在这炎热高湿的小暑时节,我们要注意避暑湿及其容易引发的相关疾病 。
避暑 。小暑之后,盛夏酷热降临,人们很容易中暑,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要避免身体中暑,中午前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出门最好打伞、戴帽子,避免长时间强烈日晒;同时多喝凉白开,出汗过多时可以在水中加很少量的食盐,以维持体液中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
另一方面要警惕情绪中暑,高温容易使人心烦意躁,为一些小事就大动肝火 。防止情绪中暑可以听听音乐舒缓放松情绪,保持心境平和 。另外,建议少食油腻、辛辣的食物,少饮烈酒,少抽烟,可适量吃些藕,除烦安眠 。
避疾 。俗语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形象地概括了这一节气高温湿热的特点 。健康人都觉得闷热难耐,心脑血管病人想要安然度夏更加不易 。建议有心脏病史的人群要注意室内通风,闷热时可采取物理降温 。常备氧气袋,胸闷气短时可吸氧来缓解,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
另外,有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在炎热夏季往往处于缓解期,但仍要注意管住嘴,尽量不吃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旧疾复发 。
暑湿时节还要格外警惕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可暴饮暴食 。
小暑之养生:
宜少动多静
从中医理论方面讲,小暑时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 。只有保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 。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 。每天作息应有规律,除了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外,也要注意劳逸结合,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避免强度过大 。
供你参考:小暑习俗有哪些?
1、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
小暑习俗有哪些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 。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 。“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
3、小暑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 。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 。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
4、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 。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 。
5、喝消暑汤或粥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
6、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 。“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
7、喝羊汤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第一可以滋补身体;第二“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这样能够增加阳气 。
8、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的说法 。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
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
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的说法 。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
3、春夏秋冬应该如何养生,全套知识 。
春季养肝 夏季养心 长夏养脾 秋季养肺 冬季养肾 肝属木为绿色 开窍于目 其华在爪喜调达 所以春季适合去郊外 旅游 宜吃绿色食物 夏季养心 宜吃红色的食物 午时(11-13)点为心经开的时辰 夏季最好在心经开的时侯休息一会 脾属土 为黄色 秋季宜吃黄色食物 如 南瓜 红薯等 秋季养肺 肺属金 为白色 秋季宜吃白色食物 如百合 生梨等 冬季养肾 肾属水 为黑色 冬季宜吃黑色食物 香菇 木耳等 (中医讲以形补形 以色补色)
4、温风至 暑热袭 小暑节气怎么养生
1、平心静气以养心 。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 。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
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
多吃消暑的西瓜等水果,但不宜过量和过凉 。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 。
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 。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
4、少动多静 劳逸结合 。
俗话说,“热在三伏” 。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
小暑节气养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 。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
2、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多吃消暑的西瓜等水果,但不宜过量和过凉 。小暑节气多食豆芽和藕一类的蔬菜,用于排毒 。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
3、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 。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
4、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 。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
温风至 暑热袭 小暑节气怎么养生
小暑是小热,还没有到十分热度,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也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在节气中,小暑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中医认为,小暑节气期间正好赶上入伏,人体的饮食、运动应该有与此季节相对应的改变 。那我们要如何根据体质进行身体调养?小暑养生又需遵循什么原则?
饮食以清淡为主
小暑节气,天气炎热,连吹来的风都是热的,很多人都会感到食欲变差 。台州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王志敏说:“小暑时节,饮食要以清淡为主,但不等于追求饮食的绝对清、素或只吃蔬菜、瓜果 。最重要的是注意营养均衡,因为炎热使人的代谢能力相对变差 。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要适量摄入,为了清淡不沾荤腥只会让人抗高温和疾病的能力下降 。”
他建议,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点“苦”,如苦瓜、芹菜等,这些苦味菜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的作用 。同时,饮食要有节制,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 。
少动多静 劳逸结合
俗话说,“热在三伏” 。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
王志敏提醒,高温天气下,人体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各脏器的供氧力明显变弱,一定要注意养“心” 。起居有常,适当运动,多静养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利用午睡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 。晨练不宜过早,以免影响睡眠 。夏季人体能量消耗很大,运动时更要控制好强度 。
这个节气适宜游泳、散步、郊游等活动,能起到健脾、养生、生津之效 。小暑节气游泳,既能消暑取凉,又能得到锻炼 。但是要注意不能空腹或者饭后立即游泳,而且游泳时间不要过长,以半小时为宜,下水前要做些适当的运动热身 。
另外,盛夏最易发生的就是中暑 。中暑主要是因为气温高、所处环境通风条件差,体热来不及向外发散所致 。建议大家平时多喝水,少外出以避暑气 。
心态平和 调节情绪
王志敏说,中医“四季养生”的理论认为,夏属火,通心,人容易烦躁不安,出现疲劳、胸闷、睡眠不好、头痛、心悸等症状 。而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人体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内分泌改变和心态不稳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思维紊乱、易怒甚至行为失常等,表现为失眠、健忘、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 。
小暑节气,也是最适合养心的季节 。那怎样才能养心,做到心绪平静呢?王志敏说,有规律的作息可以安定情绪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卧或侧卧时,放松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杂念后,心静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进入高温炎热的天气后,要养成不抽烟、少喝酒、适当控制体重、优化饮食结构等生活习惯,保持平和、快乐的心态 。
湿热重 谨防皮肤疾病
湿热重是小暑特点,也是皮肤病的高发期 。因此要做到预防为主,以安度伏天 。“小暑时节,最容易长痱子,这是夏天常见的皮肤急性炎症 。它是由汗毛孔阻塞引起的,多长在人的脖子、胸背和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处 。”恩泽医疗集团路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蔡玲琴说 。
蔡玲琴建议,平时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燥,特别是颈部、腋下等皱褶部位 。清洗后薄薄扑一层痱子粉可预防痱子发生 。
另外,小暑节气,紫外线很强,人体皮肤又暴露在外,很容易引起皮肤损伤 。“晒伤一般的表现是在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后,外露的皮肤会感觉到灼热、瘙痒、刺痛,皮肤红肿,很快还会脱皮,有的还会有色素沉着,在皮肤上留下雀斑 。”蔡玲琴说 。中午是一天里紫外线照射最为强烈的时段,此时应尽量避免外出 。若必须外出,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防晒霜、打遮阳伞或穿长袖衣服 。
天热少出门,吃着解署的食物
推荐阅读
- 二十四节气食物骨质养生小满时节如何养生
- 湘菜的外婆菜是什么菜
- 心理咨询师考试科目是什么
- 北漂老女孩配置要求一览 北漂老女孩游戏配置要求是什么
- 种植石榴什么时候合适 石榴种植季节
- 囡字是什么意思 囡囡怎么理解
- 保险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保险学研究的内容是怎样的
- 鲁迅作品的经典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鲁迅简介
- 干性皮肤的特征和特点是什么
- 车前草的临床应用是什么 车前草治疗痛风注意事项有哪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