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北大人民韩芳:20%的打鼾人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猝死风险更大( 三 )


“血氧”监测仍是重要的临床指标
在睡眠领域的血氧饱和度监测 , 与重症监护领域、呼吸领域常用的血氧仪并不是一回事 , 有其很多独特的地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董霄松主任医师结合经验 , 用实例对脉搏血氧饱和度的临床应有价值做了阐述 。她说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在睡眠领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北大人民医院在睡眠呼吸深耕将近30年 , 对其最早应用 , 并在家庭血氧饱和度监测方向做了一些探索式研究 。
近些年 , 睡眠监测的穿戴式设备通常在睡眠中心、鼾症筛查中心、体检中心用于统计氧减事件、氧减指数 , 来初步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董霄松介绍道:从呼吸暂停事件的定义 , 可以看到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对于睡眠呼吸事件的判定是非常重要的 。从临床“金标准”的多导睡眠监测到3级到4级便携式监测的发展过程中 , 虽说“舍弃”了一些功能 , 但都保留了血氧饱和度 , 其中4级就是血氧饱和度和脉搏为主的监测设备 , 可以看出来血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
走进社区推动远程管理挑战瓶颈
睡眠呼吸领域面临特别大的问题就是诊断率、治疗率都比较低 , 如何突破这个个瓶颈 , 在于如何走向社区、走向家庭 , 做好人群筛查 。对此 , 复旦大学的孙建国教授 , 作为生物工程学博士 , 同时也是管理学的博士 , 他从1997年就是通过远程医疗的角度一直推动睡眠医学的远程医疗 , 并通过中美及欧洲的远程连线做出相应的尝试 。早在2004年在学术会议上 , 他提出来远程管理的目标和概念 , 现在逐渐基于血氧饱和度或者基于鼾声等技术 , 从社区人群里筛查睡眠呼吸暂停 , 从而打开诊断的口子 , 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领域 。
睡眠呼吸领域面临特别大的问题就是诊断率、治疗率都比较低 , 如何突破这个个瓶颈 , 在于如何走向社区、走向家庭 , 做好社区人群筛查 。对此 , 作为世界上第一台“数字无创呼吸机”的主要研发者 , 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复旦大学孙建国教授 , 从1997年就通过远程医疗的角度一直推动睡眠医学的远程医疗 , 并通过中美及欧洲的远程连线做出相应的尝试 。早在2004年在学术会议上 , 他提出来远程管理的目标和概念 , 现在逐渐基于血氧饱和度或基于鼾声等技术 , 从社区人群里筛查睡眠呼吸暂停 , 从而打开诊断的口子 。
探讨氧饱和度呼吸睡眠监测管理模式
韩芳强调:任何技术都会有局限性 。血氧饱和度监测是机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命体征 , 对这项监测技术 , 我们做了一系列研究 , 最后如何才能够应用于临床 , 实际上需要发展建立慢病管理模式 , 克服技术的局限性 , 才能够真正落地应用起来 。
睡眠相关的疾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 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配合 。为此 , 会议特意邀请与睡眠相关的诸如呼吸、神经、口腔、心血管、全科、高原医学等多个领域的一批专家 , 包括从呼衰、神经肌肉疾病等比较全面进行睡眠呼吸领域应用的中日友好医院张晓雷副教授、睡眠呼吸领域在口腔医学领域筛查应用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高雪梅教授、将睡眠监测与高原医学结合的云南省人民医院吕云辉主任医师 , 呼吸睡眠领域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领域结合的苏大附属二院陈锐主任医师 ,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的北京安贞医院谢江主任医师 , 把睡眠拓展到全科医学的无锡人民医院崔小川主任医师 , 共同为下一步建立一个针对人群睡眠呼吸障碍筛查和管理的新模式——“基于氧饱和度呼吸睡眠监测管理”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
高雪梅教授作为口腔正畸专家 , 她表示睡眠是多学科交叉领域 , 脉氧饱和度睡眠监测在口腔科有特殊应用 , 我们需要一款简洁、稳定、敏感的仪器 , 以配合可调式阻鼾器的居家调试 。口腔扫描、3D打印制作、发达的物联网已经使阻鼾器下沉到广大国土区域 , 患者积极参与这一环需要好的便携式装置和管理平台才能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