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 田野记︱溪头胡氏:一个皖南家族的历史变迁( 六 )
通过经商致富后,龙坦胡氏族人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十分注重培养人才。康熙十年,原本简陋的木桥“丹溪桥”由胡氏大宗祠重新修建,改为石制的“大溪桥”;不久,在大溪桥的北端和南端分别建起了魁星阁和文昌宫,体现了龙坦胡氏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清中后期据说办有七个学堂,除私人办学外,族内还由祠堂出资兴办义学,胡氏子弟可免费入学。清宣统三年,七甲支祠创办义塾“培英堂”,用祠产作为基金聘请教师。到了民国七年,“培英堂”改由大宗祠提供经费。民国十三年,“培英堂”改为“培英学校”,新增新国学、算术、体操、唱歌等课程。民国十七年,以胡承珙的书屋“种义园”为校址创办新型的龙坦小学,培英小学随之并入。抗战期间,大宗祠选派胡惠生创办泾县私立龙坦中学,以大宗祠的2000多亩田产作为学校基金,并选定三甲祠堂作为校址;抗战后校址迁往下七甲支祠;1944年胡耐安回乡,将龙坦中学改名为安徽省泾县龙坦高等职业学校。
由于重视教育,龙潭湖一家形成了优良的学习风气,清初出现了科举人才。胡乃安曾在自述中写道:“康雍自降以来,门第无穷,进士十三人。在理学的鼎盛时期,村里没有一户没有匾额,祠堂前立着旗杆。家家有读书声,人人以读书为重。我读书别扭,也是氛围使然。”根据康熙八年写的《龙潭湖家族族谱》,龙潭湖有学者86人,副学者35人,学者56人,学者17人。其中10人,吴7人,吴进士1人;有56名官员。成名的人数甚至接近茂林镇,这在泾县是绝无仅有的,也是湖头湖成为当地家庭的重要因素。
以官房里为例,据说清朝每家每户都有做官的,最小的官是县令,因而得名。以顺治壬辰进士胡尚衡的父亲天授公为第一代,官房里历代人才辈出,尤以胡尚衡和胡承珙为代表。胡尚衡为第二代,字阶平,江南泾县人,顺治壬辰进士,康熙十八年任浙江翰林官提学道。胡承珙为第六代,曾任台湾兵备道,是着名的徽派朴学家,着有《古今文疏》17卷,《小尔雅义证》13卷,《毛诗后笺》30卷,《尔雅古义》2卷,《求是堂诗集》22卷等。
所谓“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而致仕”,龙坦胡氏始迁于南宋,宗祠建于明末,盛于清代。据说最早溪头只有周、罗、施三姓居住,后来龙坦胡氏、界桥胡氏和吴姓陆续在此落户。如今周、罗、施三姓已经不见踪影,说明在社区的生存空间竞争中,胡氏逐渐占据了上风。在嘉靖《泾县志》中,关于溪头胡氏的记载尚且寥寥,在乾隆《泾县志》中,有关记载激增,其反映的是溪头胡氏在清初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当地人告诉我们,康嘉年间确是溪头胡氏发展的巅峰期。但其科举人才大量涌现的背后是否还存在深层原因,则有待进一步探究。
推荐阅读
- 「时光的味道」当湾区新声代遇上老友记,一场神奇的约会开始了...
- 王者荣耀:西游记人物角色全部登场,新皮肤1个,唐僧不怕偷袭
- 乡村振兴日记(424)有感情有温度的乡村建设 更能温暖群众心
- 记住这5点,避免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尤其是居家的人们
- 旅游生态文化“三轮驱动” 打造乡村振兴永泰样板——专访永泰县委书记雷连鸣
- 让老公更在乎你的6条建议,大家快来抄笔记吧
- 男人们记住了,要想女孩喜欢你,自己一定要看得起自己
- 【白检夜读】与人相处,记住这三句话
- 王者首次联动西游记!猴子终于有新皮肤了,这次成吉思汗也有份?
- 转需!最新!静安这些地方都能做核酸检测!(附预约登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