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文原文( 六 )


甜蜜的童年回忆, 一直珍藏在作者的心里 。
3.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 (为什么说山“踊跃”?)
以动词“踊跃”写山, 把静物写活了 。
4.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 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 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 满被红霞罩着了 。 (“回望 ”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回望”两字, 表现“我”依依的心情 。 “罩”表现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 与来时呼应 。
5.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将大姆指一翘, 得意地说道……(被人偷了豆, 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因为城里读过书的“我”夸奖了他的豆子 。 表现了六一公公淳朴厚道的性格 。
四 写一篇二三百字的文章, 介绍你家乡的地方戏或你参加过的某项文化活动 。
用了比喻、拟人、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 把“连山”比做“兽脊”, 把山当成人来写, 化静为动,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看戏的迫切心情 。
《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于1922年的短篇小说, 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 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  
这篇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 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 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乡村看社戏 。
《社戏》借助形象化的、凝炼含蓄的、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把富有特征的各个生活片断和场景绘声绘影、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构成一幅开阔复杂的有机的生活图画, 从而把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思索形象地表述了出来 。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 。 作品写到在北京看戏的时候, 说那是“倒数上去二十年中”的事 。 从作品发表时算起, 倒数上去二十年, 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 。
当时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如刚刚经过了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 1898年的戊戌变法, 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清王朝的反动统治者正在“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 加紧奴役和盘剥中国人民 。
十月革命给正在沉思, 探索的鲁迅以强烈的震动, 使他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 。 “五四”爱国运动暴发, 使鲁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奋, 于是用笔起来无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质, 发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铁屋子”的号召 。
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以彻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敌人接连投去匕首和机枪, 表现了鲜明的革命者的立场 。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发表了小说《社戏》 。
【社戏课文原文】无相关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