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 感冒、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急剧增加 。 对此, 医学专家提醒, 夏秋交替之时是感冒和一些“老毛病”的高发期, 人们在饮食起居方面养生的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禁忌, 以便顺利度过“多事之秋” 。
要“进补”但别乱补
几天前, 毛女士开始觉得自己的喉咙干燥发痒, 听同事介绍雪梨炖川贝有润喉的作用, 于是回家连续三天炖着喝, 结果出现了咳嗽、痰多等毛病;最近经常加班的张小姐觉得自己脸色苍白, 就买回红枣炖鸡蛋, 结果出现流鼻血症状……进入秋季, 不少人认为已经到了进补的黄金季节, 开始“大补特补”, 但医学专家提醒, 不恰当的进补方法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 还会损害健康 。 虚实不分、无病乱补、以药代食、进补过量, 都是进补的禁忌 。
中医师指出, 秋季是进补的季节, 但进补并非“乱补”, 因此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 更不要虚实不分就滥补一气 。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 不是虚证病人则不宜用补药 。 同时, 虚病还有阴虚、阳虚, 气虚、气血虚之分, 因此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 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 进补时还忌讳多多益善, 因为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
运动量不宜过大
在秋天养“收”的时候, 运动量不宜太大, 尤其是老年人、小儿和体质虚弱者 。 尽管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 但此时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 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 即运动量不宜过大,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 。 适当的运动锻炼, 还能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 。 但切勿搞得大汗淋漓, 当周身微热, 尚未出汗时, 即可停止, 此时能保证阴精的内敛, 不使阳气外耗 。
此外, 秋季运动还要特别注意防秋燥, 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 。 若出汗较多, 可适量补充些盐水, 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
吃蜜不吃姜
蜂蜜有润肺养肺的作用, 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 。 另一方面, 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 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特别是生姜 。 这些食品属于热性, 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 食后容易上火, 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 。 比如生姜, 在古代医书中就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 秋不食姜” 。
除蜂蜜外, 也可多进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 既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 可防止秋燥带来的津液不足, 常见的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肠燥便秘等身体不适症状也能得到缓解 。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秋瓜坏肚”, 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 吃多了会损伤脾胃, 因此要适可而止 。 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 。 例如梨可润肺, 能够消痰止咳, 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 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 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 还可止泻 。 龙眼有滋补、强壮、安神、补血等作用, 对夜间失眠的老人尤为适宜 。 葡萄可以预防疲劳, 有益气、补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