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栽培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草菇又名兰花菇、苞脚菇起源于广东韶关的南华寺中,300年前我国已开始人工栽培,在本世纪约30年代由华侨传入世界各国,是一种重要的热带亚热带菇类,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国草菇产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 。 草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 每100g鲜菇含207.7mg维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 。 草菇蛋白质含18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0.47-44.47% 。 此外,还含有磷、钾、钙等多种矿质元素 。

草菇栽培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文章插图

草菇对环境要求
温度:草菇属高温性菌类,生长发育温度10-44℃,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生长发育时期而不同 。 担孢子:萌芽温度为30-40℃,40℃时萌发率最高,35℃次之,30℃以下发芽率最低,高于45℃或低于25℃均不发芽 。 菌丝生长:在10-44℃温度下均可生长,但低于20℃时生长缓慢,15℃时生长极微,至10℃时几乎停止生长,5℃以下或45℃以上导致菌丝死亡 。 子实体发育:子实体发育温度24-33℃,以28-32℃最适宜,低于20℃或高于35℃时,子实体难于形成 。
水分:草菇适宜在较高湿度条件下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90-95%为适宜 。 空气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 。
光照:草菇营养生长阶段对光照要求不严,在无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需要光的诱导,才能产生子实体 。 但忌强光,适宜光照50-100lx 。 子实体的色泽与光照强弱有关,强光下草菇颜色深黑,带光泽,弱光下色较暗淡,甚至白色 。
养分:研究表明,葡萄糖、果糖、蔗糖、蛋白胨、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等都是草菇的良好碳、氮源,稻草、废棉、蔗渣等是栽培草菇的主要材料 。 分析表明,废棉中天门冬酰胺、谷氨酰氨较为丰富,两者含量占其氨基酸总量的1/3,可见,废棉是栽培草菇的理想材料 。 但废棉的含氮量不一,在0.25-1.45%之间,而草菇培养料含氮量以0.6-1%为宜 。 补充大豆粉可提高产量 。
酸碱度(pH):草菇对pH要求在4-10.3之间,担孢子萌发率以pH 7.5时最高,菌丝和子实体阶段,以pH 4.7-6.5和8适宜 。
草菇栽培死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草菇生产过程中,经常见到成片的小菇萎蔫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 现把死菇原因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
一、通气不畅
草菇是高温型好气性真菌,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足够的氧气 。 在栽培过程中为了提高堆温,有时薄膜覆盖时间过长,使料堆中的二氧化碳过多而导致缺氧,小菇因通气不良,排气不畅,难以正常长大而萎蔫 。 播种1-4天内,要注意每天通风半小时,随着菌丝量的增大和针头菇的出现,要适当增大通气量 。
二、缺少水分
草菇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若建堆播种时水分不足或采菇后没有及时补水;草被过薄保湿性能差,均会导致小菇萎蔫 。 播种后待菌丝长满形成针头菇前,如觉水分不够,可补一次重水;头潮菇结束后要补足水分,晴天草被要喷水,防止料内水分蒸发 。
三、温度骤变
草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对温度有不同要求,一般结菇温度在30℃左右 。 但盛夏季节持续高温会致使小菇成批死亡 。 因此,盛夏酷暑要选择阴凉场地堆料栽培,料上加盖草被并多喷水,堆上方须搭棚遮阴 。
四、环境偏酸
草菇菌丝适宜在偏碱性的环境中生长,当酸碱度在pH值6以下虽可结蕾,但难长成菇 。 采完头潮菇后可喷1%石灰水或5%草木灰水,以保持料堆的酸碱度在pH8左右 。 五、水温不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