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养花威尼斯小艇相关资料( 七 )


9.威尼斯的小艇的资料名称:Gondola 狭长轻舟“贡多拉”, 俗称“凤尾船”, 又叫“刚多拉”, “刚朵拉”(Gondola), 它的历史可以上溯至11世纪, 船身纤巧、船底扁平, 使它十分适合在狭窄又浅平的水道中行驶 。
贡多拉船身采用不对称设计, 所以在航行中, 船会向一边倾 。 船首铜刻的图形代表总督的帽子与威尼斯的6个行政区, 另一侧边的横杠代表朱德卡岛, 贡多拉是威尼斯的象征 。
【德国养花威尼斯小艇相关资料】早期的贡多拉被漆上各种五颜六色的色彩, 威尼斯贵族们喜欢乘坐雕刻精美, 装饰着绫罗绸缎的贡多拉互相斗富 。 当时威尼斯政府为了杜绝人们炫耀财富的行径, 以及漫无止境的提高贡多拉的价位, 在1562年规定贡多拉统一漆上黑色的船身, 成为现在旅客所看到贡多拉面貌 。
现在唯一可以让这些船主发挥的空间, 就只剩下船尾及两弦的金色海马, 以及船上的鲜花装饰 。 小船的载重量可达1200公斤, 持续时速可达三海里, 而且只需一个人划桨即可 。
难怪威尼斯船运史博物馆长鲁宾?德?塞尔文认为, 从能量投入与速度的比率看, 这种小船是“世界上效益最高的船只” 。 贡多拉的起源: 同美国的快帆船和阿拉伯的三角帆船一样, 被称为贡多拉(gondola)的威尼斯小船, 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船, 而且具有着神奇的色彩 。
可谓是威尼斯漂浮在水面上的城市象征 。 威尼斯小船的起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1094年 。
当时, 维托?法利埃公爵颁布了一项特许令, 准许部分村民有权制造小船 。 威尼斯小船的形状历经几百年变迁, 随着威尼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得到不断改进 。
它的历史, 可以说是一部在航海领域, 应用达尔文进化论的历史, 体现了小船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 。 威尼斯在建城以前, 还是一个由若干零星村落组成的松散联邦式部落 。
随着人口增加, 村民们开挖了许多运河 。 后来, 随着运河网逐渐扩大, 河道越来越多, 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迷宫般的水上交通网 。
20世纪的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李?科巴西尔誉其为“完美无缺的心脏系统“ 。 威尼斯城这种与众不同的发展过程, 在交通方面主要依靠畜力是不行的, 必须有一种能够在狭窄而又难以通过的运河上行驶的船, 以尽可能快的速度, 在越来越远的距离内, 运载日益增多的居民 。
于是, 威尼斯小船便应运而生 。 贡多拉的船夫: 海边有许多“贡多拉” 游船, 水手们穿着得很整齐, 颇有特色的黑色服装, 戴着飘着带子帽子, 脖子上不知是为了美, 还是为了分不同的帮派, 都系着各色的领带 。
系同一领带的水手都聚在一起, 等待游客租船游运河 。 “贡多拉”水手是黑发碧眼的意大利小伙子, 风流洒脱、口若悬河, 又是天生好歌喉, 此时正是良辰美景之际, 他忍不住引吭高歌一曲意大利歌剧 。
船歌是起源于贡多拉船工所唱的歌, 广泛流行于意大利 。 十九世纪成为一种人们所喜爱的浪漫抒情曲体裁 。
船歌的曲调淳朴流利, 优游自在, 通常为6/8拍子, 强拍和弱拍有规则地交替和起伏, 描写船的摇曳晃动 。 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第二幕中的船歌, 是一首典型的威尼斯贡多拉船歌 。
在月光明朗的夜里, 诗人霍夫曼的朋友尼克劳斯和诗人的情人朱丽叶塔坐着贡多拉, 徜徉在威尼斯的运河上, 唱着这首二重唱, 象微波荡漾一般上下起伏的曲调, 紧密配合着一摇一摆的伴奏音型 。 全曲分三段, 从“吹吧, 微风”开始是第二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