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相济论 太极拳的发劲

名家李雅轩从杨澄甫学拳十八年有余, 晚年深研拳理, 能言人之所未曾言, 发人深省, 得成一代名师 。 他在致弟子的信中, 述及发劲, 曰:“拳的发劲机会, 应是在打手中赶现成的, 送到手上来的, 这样子打的才干脆, 而不是把发劲的机会硬作出来的;否则打不出人去, 就算是凭自己的力大, 勉强把人打出, 也必拖泥带水 。 ”(摘自1963年10月10日信)“老论云:‘发劲须沉着松净’, 是说在发劲时, 必须要松、要沉, 并且还要松得纯粹, 松得干净, 不留有丝毫拙力在筋骨肌肉之间束缚着, 如这样子, 才算松净 。 否则就未松静, 就发不出松沉软弹的灵脆劲去 。 ”“如身体各部未能松得净, 那意识神气就指挥不出灵脆的动作来, 就打不出迅雷不及腌耳、惊心动魄的劲来 。 只是凭着肌肉、筋骨的伸缩动作, 那是绝对不够快的 。 ”“拳是提纲挈领抓大体, 不找零体 。 ”“按太极拳之发劲有几十种之说, 我以为不对 。 我以为只有一个懂劲和不懂劲的问题 。 如不懂劲, 会一百个发劲, 也等于零 。 如懂了劲, 虽变一百个、一千个也是一个道理 。 千变万化, 想如何打, 就可以如何打, 又岂止是几十个哉?”(摘自1964年11月20日信)“太极“发劲的, 等于水到渠成, 不宜单单地求这一技能 。 ”(摘自1968年2月17日信)“练功夫要能轻, 轻到空无所有;要能重, 重如山岳 。 进之则令人难觉, 退时则使其莫知 。 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 变化神奇, 鬼神难测, 这才算高手, 否则就不可能斗大力士、蛮干汉也 。 ”(摘自1968年12月1日信)“关于练功, 脚下要稳, 是松沉下去了, 自然的稳, 不是用固劲的稳 。 腰部要活, 是要因有力来触, 自然的活, 而不是无故自己转动几下的话 。 手上的灵, 是在松软稳静着长期练功, 养出来的灵, 不是故意动几下的灵 。 ”(摘自1973年9月5日信)“要想功夫成熟, 还是在大松大软的舒适稳静中练功夫, 久之方可 。 ”(摘自1975年正月初七的信)脚稳、腰活、眼明、手灵;大松大软, 周身一家, 久之即可懂劲、发劲 。 这大抵是练太极拳功夫的要领 。 筋骨肌肉动作, 包括骨关节松开又自然回复的力道, 都是物理的力, 不是太极拳的劲 。 练太极拳劲, 须另辟蹊径 。 盘架子, 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功夫 。 大松大软, 而得周身一家, 伸展如接天地, 卷缩如成泥沙, 即可以练意 。 按古籍所载, 意在心, 以现代生理知识而言, 意即是头脑中的思维、意识为主宰 。 意之动, 可以疾速, 也可能迟缓;可以飞跃, 也可能停滞;可以遨游宇宙, 也可以深藏丹田;习练太极拳者, 须明暸自己的“意”之种种内涵、属性, 明暸意与能量, 呼吸、劲力的本质区别, 明暸自己与他人的“意”, 都是无质、无形、无量、无拘的客观存在;再急促的呼吸, 再迅急的动作, 都没有“意”之动那样的速度 。 在宇宙范围内, 光速最高, 至今尚无可超越 。 但是人之“意”动的速度更高, 惜乎人尚未知其价值及可利用之渠道耳 。 太极拳之练功, 首在练“意” 。 身躯僵硬、精神紧张、私欲糊心、思维固定, 是人之常态, 难得大松大软, 难得清心寡欲, 故多数人的“意”, 是僵化的, 是迟滞的, 是狭窄的, 也是懒惰的 。 试以意反复升降用于自己的头、足, 就会发现意动之速度并不快, 而且还会感到颇不习惯;为什么?因为人的“意”之运动, 也有其自在、自为的惯性和惰性也 。 “意”怎样动、怎样静, 怎样合、怎样分, 怎样动得快、动得慢, 都要习练, 还要持之以恒 。 习练太极拳练“意”, 首在于“意守丹田” 。 久之, 分三分意于左手右足, 或右手左足, 而留七分意在丹田 。 这是最基本的练意功夫 。 久之, 便由内而外、又由外及内, 得“周身一家”的修为和感觉 。 这样的练习, 除静坐、站桩、练拳均须进行以外, 在日常生活中, 亦可时时、处处应用 。 简而言之 。 七分意守丹田, 三分意分流手足也 。 如此练习一段时间后, 即可导“意”入地, 由三寸而三尺而三丈, 又复返回至左臂左手, 或右臂右手, 如此反复为之, 便能够使自己全身躯与大地逐渐连结、融合为一 。 故练拳或静坐时, 习练者最好不要在房内、楼上立足, 而宜和土地相接, 赤足更好, 布鞋亦宜;双脚掌皆不可蹬地用力, 而须寻求脚掌和土地互相粘连为一体的感觉 。 这种感觉, 是全身松沉于双腿双足而致之者 。 这也就是李雅轩致其弟子信中所说的“脚沉 。 ”这种“脚沉”的感觉, 来自沉的实际, 人与地之连结融合在此, 人之“意”动, 迅即能发至手臂, 亦在此 。 习练太极拳盘架子, 无论师事扬式、武式、陈式、孙式, 在左或右掌臂由虚变实时, 习练者的三分意缓慢或急速由地而足而腿、经丹田而肩而臂而掌, 以丹田为中心, 成斜线或对角线方向变换 。 此“意”可发于指尖、可止于掌缘, 也可以离开自己手掌五指, 而达到近距离或远距离的一个定点目标 。 此练习, 宜由内而外, 由近及远, 宜紧束而不可散乱, 似有似无, 似疾似缓, 历练之, 而总在有意无意之间 。 《十三势行动心解》有言曰:“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 在气则滞 。 有气者无力, 无气者纯刚 。 ”人之“意”、“气”, 是不同的 。 “气”或“内气”, 是人的功能、能量的总体, 包括轻柔绵长的内呼吸在内 。 以意导气, 缓速自如;以气行力, 而忘意、弃意, 就难免拙力复生, 动作僵硬, 发力迟滞, 在所难免 。 “有气者无力”者, 得内气而无拙力也 。 “无气者纯刚”者, 忽内气, 可得者唯刚僵之力耳 。 意、气、力之分别, 在此数语内亦可见其概义 。 时人学练太极拳, 其多数用在求其与师“形似”上, 注意于一招一式的姿势、动作;亦有进者, 则属意于内外意识, 躯体的柔化松软 。 其实, 这两个层次的练习, 诚然必要, 但不是惟一, 不是终结;更困难、更重要的是、习练者自身的“意”的习练 。 在练“意动”的长时间过程中, 人有嗳气、体动、挺脊等效应, 概属正常, 不必在意 。 如动作过大, 可以意默念, “停止动作”而缓止之 。 《太极拳论》曰:“由著熟而渐悟懂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 然非用力之久, 不能豁然贯通焉 。 ”说的是功夫进程的三个阶段 。 招式不熟, 习练者之意必然贯注于拳式之正误, 而无暇致力于去除拙力、僵劲 。 着熟乃初级功夫, 重在默识揣摩、大松大软, 气沉丹田、虚实分明, 动作熟练、拳式协调为其要点 。 懂劲为其次的功夫 。 由习惯招式而自然本能, 而内意、外式之协调同一, 由外及内, 以内驭外是其重点 。 神经反应之灵敏, 首先在自己的“意”的灵敏 。 “阶及神明”则是高级功夫, 心、意、气、身、内、外、体、用, 都浑为一体, 没有丝毫分割 。 有论者把内劲、外力截然分开, 引“用意不用力”之古训, 力论太极拳用内劲而不用外力云云, 未免过于胶柱鼓瑟, 难免刻舟求剑之失也 。 李雅轩论太极拳功夫, 分三步, 先练体, 次练气, 后练神 。 而贯穿体、气、神、即“着熟”、“懂劲”、“阶及神明”这么三个层次, 唯意而已 。 练意、知意、用意, 这才是“用意不用力”这句话的真义所在, 这才符合《十三势行动心解》所说的:“全身意在精神, 不在气, 在气则滞“的真意 。 李雅轩把太极拳劲分为五种:“硬劲不如僵柔劲, 僵柔劲不如松沉劲, 松沉劲不如轻灵劲, 轻灵劲不如虚无劲 。 ”皆指自己习练、得成的太极拳劲力 。 虚无劲, 为己之整体虚无;发出的内劲、外力相合的拳劲, 却都是实的, 所谓“有虚必有实”, “虚实相生”是也 。 李雅轩与弟子、访客推手, 发劲就是“一股大力”、“有股重力一撞, 如触气一样”, “如蛛网缠缚”, “有很多手”, 其虚无劲已炉火纯青, 瞬间即转化为实劲, 疾速绝伦, 堪为一绝 。 太极拳之发劲, 内外不分, 亦不必分, 不能分;贯串者, 在意 。 在意, 才能真正“豁然贯通”, 而拳意、心意、劲意, 都是要练习的 。 全身松沉亦在“意”, 在丹田之八分意, 持下沉之势, 久之, 便觉体沉、足粘, 腰活、胯松, 大松大柔遍及全身, 特别是上身由轻灵而虚无, 转腰时带动手臂在旋转中甩动, 用意至指、掌、腕而不用力, 臂带动掌、拳出, 可快可缓, 更可以极疾速 。 这样的动, 才能达到“运动如百炼钢, 无坚不摧”的层次 。 劲转为无, 实转为虚, 须“劲断意不断” 。 《十三势行动心解》言:“极柔软, 然后极坚刚”, 是太极拳家极为熟悉的古语 。 此能力, 此境界, 来自盘架子的大松大软的功夫 。 极虚无, 然后极厚重, 极缓慢, 然后极疾速, 极柔软, 然后极坚刚, 这三句话, 是密切相关, 不可须臾分的 。 自己用意贯穿足下之地, 脚腿、丹田而肩、臂与掌发劲, 可练习断瓦片, 自一片可练至数片, 要点在于丹田之意, 瞬间尽出也 。 太极拳家出掌、打拳, 第一层次, 是直接打到对方身躯的任何部分, 如无内劲, 则无力、无功;第二层次, 是捉住对方手腕、臂、腿, 顺其力、其势, 用太极八法发劲;第三层次, 是双方肢体之沾、连、粘、随, 如吸附, 如胶结, 借力打力 。 第四层次, 是再返回到第一层次, 不过出手含蓄内劲, 意在对方身体之内、或其后, 则可伤对方之脏腑, 甚或致命 。 推手, 有时可能在打出一方之时, 可能致其吐血, 就是这个缘故 。 至于再上层次, 则已非太极八法所能尽者也 。 “借力打力”这四个字, 是习练太极拳者都十分熟悉的 。 “四两拨千斤”之语, 亦从这个四个字来 。 时论对此四字的解释, 几乎都是反复说明“不丢不顶”, 借对方的来力之势, 同方向施之以已力, 而致其合力达到最大, 使对方迅速踬跌云云 。 这种分析论断, 诚然不算错, 但远不完全 。 “借力”者, 吾人还可以借重力和地心吸力这样两种力, 然后才借对方之力 。 三力不可偏废 。 吾人习练拳架过程中, 每式均有松沉动作, 这就是重力;是自己全身一家, 浑然一体的下沉重力 。 沉至尽头, 周身以螺旋转动之势的反弹力, 就是利用足下土地的地心吸力的一种特殊反弹, 也自然而然地利用了自己大腿二头肌的弹力 。 以慢动作盘一趟太极拳架子, 约需三十分钟左右 。 而无论动作速度如何变化, 只要习练者利用了自下沉而转升身体的反弹力, 盘完全套拳架以后, 其大腿二头肌就会发热, 较大腿、膝头的任何部分的手感温度明显要高 。 这种反弹力, 经过久练, 借土地地心吸力之突然逆转与加速, 而得其劲;又以全身松软, 而成其浑然一体;再由己意导到掌、拳、臂、肘、肩、体, 进而发劲, 瞬息之间一抖即出, 遂成李雅轩名之为“扔劲”、“冷劲”的劲道 。 此劲无内外之别, 一及对方肢体, 对方即有像触电一样的感受 。 太极拳每一招式, 都有这种周身一家的松沉力(劲)、反弹力(地心吸力之反方向弹动) 。 呼吸, 用意、变速……全部溶合在一起, 这是太极拳与其它任何拳种不同的地方 。 如果单独以牛顿的力学定律来分析自己的太极拳发劲, 则MA之中的M(质量), 是自己全身甚至借有部分土地之质量, A(加速度)愈高, 此力愈大, 而决非单臂、独肩或者再加上转腰之筋骨肌肉的爆发力所能比拟者也 。 李雅轩论拳劲, 说:“扔劲是扔出去、摔出去、掷出去的意思 。 练枪的手法常用扔;练拳的手法, 用扔的地方不同, 只有野马分鬃和按劲 。 将对方拿着(这就是用手抓住对方臂膀或其他处, 是上述的第二种层次), 则来得特殊的快(此即是在下所说的:‘加速’), 能使对方冷不防, 就已经打上了, 这就谓之冷劲 。 也就是劲起于陡然之间, 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的意思 。 要和外功拳比手, 就非会发这种劲不可, 如只是揉揉扭扭地周转几手, 就不足以敌高手也 。 ”(摘自1963年3月22日信)此言有理 。 但是, “扔劲”既是“扔出去、摔出去、掷出去”, 就不止是“野马分鬃和按劲”而已, 太极拳的任何招式, 除极少数如“下势”等以外, 都可以、也应该有反弹劲, 那就都可以是“扔劲”、“冷劲”, 只在于自己悟或不悟、用或不用耳 。 发“冷劲”即发极高加速度的劲, 关键在于自己的“意”之长期习练、极度灵敏 。 对接对手之来力, 即粘住对手之拳、臂、不丢不顶, 决非易事 。 因为并非每次都能等到对手之力、之拳, 接触到自己, 才能“听劲”、才能出手也 。 太极拳之化劲可接发劲, 化劲就是发劲, 发劲也就是化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