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 , 如果只追求的上层 , 不修炼 , 就像造好了子弹 , 但没有枪械 , 那么最威猛的子弹还是不能发射杀敌 。 太极拳在追求实际搏击功夫的同时 , 必须进行气功的修炼 。 炼气可分为三个层次 , 在每一层次的修炼中 , 应保持阴阳平衡 , 以有余而补不足 。 至第四阶段时 , 只可意会 , 不可言传 , 留待有心人去体味个中的奥妙 。
一、理 气 。
气 , 每一个人都有 , 没有气 , 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 修炼气功 , 首先必须理气 , 将体内散乱的气理顺 , 按照人的意念循序运行 。 譬如激光 , 首先用滤光器 , 选择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 , 其次用激光器将这些光波反复激荡 , 最后形成一束特定波长而威力无穷的激光 。 理气的过程 , 是一无中生有的过程 , 是一个从无气感到有气感的过程 。 理气 , 必须以松静为本 , 思想放松 , 多想美好典雅的景象 , 在思想中保持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妙意境 , 自然地 , 松静也就来到了你的身上 。 应打破无思无想即为松静的思想 , 明白不是人去寻找松静 , 而是松静自然现于人前的道理 。 只有所思所想是美好的 , 身体是松静的 , 那么 , 此时理顺的气才是纯净的 。 譬如净物 , 置之净器 , 表里俱净 。 有些人 , 思想虽净 , 而器不净;有些人 , 器虽洁净 , 而思想不净;再有甚者 , 思想器俱不净 。 此三者从事理气 , 多为事倍功半 , 甚至是有害无益 。 理气的形式可以多种 , 以运动得气最快 , 站桩次之 , 坐桩第三 , 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习惯爱好进行选择和更换 , 无有定式 。 二、运 气 。 理气至纯而不会搬运 , 此为死机 , 无有用处 。 理气至一定阶段 , 必须进入运气阶段 。 人身本身即为一太极 , 阴阳既分 , 五行自判 , 于是乎有生克运化之机 。 而人之所恃以生者 , 惟气与血 , 气血调和 , 则生机逢勃 , 欣欣向荣;气血失调 , 则死机潜伏 , 垂垂欲绝 。 气与血 , 循行全身 , 无时或息 。 气壮则血旺 , 气竭则血衰 。 运气 , 应无微不至 。 运气之道 , 可分为三 , 一为络道 , 二为血道 , 三为髓道 。 初步运气时 , 气走络道 , 以手引之 。 等打通络道之后 , 气走血道 , 以手或意引之 , 外静内动 , 静如山岳 , 动如潮涌 。 等血道全部打通之后 , 气走髓道 , 以意引之 , 外枯内奔 , 形似枯树 , 内息奔流不止 。 只有打通了络道、血道和髓道之后 , 气的搬运才不会滞阻 , 气才可以随意念而动 , 做到随心所欲而无所不至 。
三、用 气 。
理气和运气的目的 , 在于用气 。 理气是基础 , 运气是工具 , 用气才是目的 。 气至纯而无滞阻 , 可以强身 , 可以治病 , 可以扶正却邪 , 可以作为枪械击发子弹而杀敌 。 至此 , 太极功夫与意气相辅相成 , 起心动念 , 形神相合 , 心到、气到而身到 。 意与气合生劲 , 劲由神发 , 则无坚不摧 。 至此 , 既可以度已 , 也可以度人 。
四、返朴归真 。
气功的修炼 , 从无到有 , 又必须从有归无 , 返朴归真 。 道 , 可道 , 非常道 , 无欲 , 众妙之门;名 , 可名 , 非常名 , 无名 , 天地之始 。 有歌诀云:虚虚实实神会中 , 虚实实虚手行功 。 练拳不谙虚实理 , 枉费功夫终无成 。 气功修炼到一定境界 , 不执着于有 , 也不执着于无 , 虚则实之 , 实则虚之 , 运用之妙 , 存乎一心 。 一切归无 , 无有太极 , 无有拳术 , 有无双泯 , 道法自然 , 是为极则 。
【艺术首在继承,贵在创新 太极拳之炼气】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自幼酷爱书法 , 经过勤学苦练 , 临摹名家字体能够以假乱真 , 却不受人欣赏 。 一个夏天的晚上 , 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凉 , 用手指在自己的腿上写字 , 写着写着 , 就写到妻子身上去了 。 他妻子生气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说:“你有你的体(身体) , 我有我的体 , 为什么不写自己的体写别人的体?”晚上睡觉时 , 郑板桥想到 , 各人有各人的身体 , 写字也各有各的体 , 本来就不一样吗?我为什么老是学别人的字体 , 而不走自己的路 , 写自己的体呢?即使学得和别人一样 , 也不过是别人的字体 , 没有创新 , 没有自己的风格 , 又有什么意思?从此 , 他取各家之长 , 融会贯通 , 以隶书与篆、草、行、楷想杂 , 用作画的方法写字 , 终于形成了雅俗共赏受人喜爱的“六分半书”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乱石铺街体” , 成了清代书画名家 。 齐白石告诉弟子李立:“窃意好学者 , 无论诗文书画刻 , 始必先学于古人或近代时贤 , 大入其室 , 然后必须自造门户 , 另具自家派别 , 是谓名家 。 ” 齐白石对子女也要求:不要学我 。 梅兰芳向陈德霜王瑶卿学艺 , 也是学一半 , 撇一半 。 适我者 , 学;不适者 , 撇 。 而后才创立了“梅派”艺术 。 张君秋曾拜“四大名旦”为师 , 他像谁呢?谁也不象 , 惟其如此 , 才有了“张派”艺术 。 “外师造化 , 中得心源 。 ”“师从数家 , 旁及百家 , 才能自成一家 。 ”自杨露禅以来 , 杨家三代拳架不尽相同 。 董英杰先生说:“外界有云 , 杨氏太极拳 , 有大中小三套架子 , 实则仅此一套 。 练熟之后 , 由熟而化 , 或高或矮 , 或快或慢 , 随心所欲 。 ” “(董英杰)曾见凤候先生之子兆林先生之拳 , 系杨班候先生亲授 , 乃系紧凑之架子 , 打来不快不慢 。 澄甫先生(杨健候之子 , 兆林先生的堂兄弟)柔绵而慢 。 少候先生(澄甫先生之兄)则紧凑而速 。 余(董英杰) 乃集三位先生之意 , 收敛而不速不迟 , 此乃成功之后 , 随心所变者也 。 倘初者勿疑架子为三套也 。 ”而后杨澄甫宗师定型大架 , 如书法史上王羲之的楷书 , 空前绝后 。 传至李公雅轩 , 架势更大 , 气势雄伟 , 令人有神威不可逼视之感 。 张师秀刚学于李公雅轩 , 架势却不大不小 , 中正和顺 , 快慢均匀 , 松沉舒展 , 气势饱满 , 内开外合 , 蓄势待发(其待发而未发 , 形似暖味而混沌 , 以时间论处在动静之间 , 将变未变之“时机” , 以空间论为将动未动将变未变之位置 , 以劲能言有蓄势待发之“气势” , 动势、动态、动感、动能最强 , 动向却不明显) 。 叶大密自述所传杨氏太极拳有三大来源:田兆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孙存周传授的孙家内劲、李景林传授的剑 。 郑曼青所传杨氏太极拳(郑子太极拳)的特点:崇黄老学说 , 以“无为无不为”为宗 , 以道家“致虚极守静笃”为灵修 , 以老子“反为道动 , 弱为道用 , 以柔克刚 , 以小胜大”为大用 。 上海*氏西安*氏北京*氏皆言正宗嫡传 , 观其现今传人与上述杨门诸家相距较大 , 难以相提并论 。
推荐阅读
- 历史地理知识|温州动车站在哪里,温州火车站在那里
- 历史地理知识|挂壁公路在哪里,挂壁公路旅游攻略
- 历史地理知识|云南大学在哪里,云南好还是山东好
- 历史地理知识|支付宝卡包在哪里,支付宝开卡在哪里
- 历史地理知识|秦皇陵在哪里,秦始皇一生最爱的女人
- 历史地理知识|抖音特效在哪里,抖音怎么显示特效名称
- 历史地理知识|隐水洞在哪里,隐水洞一般多大
- 【功效】富贵竹有哪些功效?
- 【花】金铃花有毒吗,金铃花养在室内有哪些注意事项?
- 【树】玉树能放在外边淋雨吗有哪些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