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住也有天生的 , 不用修 , 孔子是 , 庄子是 , 六祖惠能也是 。 列宁是 , 恩格斯也是 。 武禹襄 , 杨健侯 , 孙录堂 , 杨澄甫也是天生细住 。 汪永泉的三个气圈也可引起细住 , 汪永泉也是细住 。
走猫步都有什么用处呢?第一是正尾闾,第二是松腰,第三是沉胯,第四是松两个胯关节,第五是松整条腿.这五点好处当中,第一正尾闾是基础,我之前说过,练杨氏拳能做到百分之百尾闾中正是百万分之一的概率.第五整条腿松了是极端.你看董虎岭打得拳,他的拳是用脚打的,两条腿松完了才能这样打 。
当呼吸速度慢过每分钟三次时,打坐时不舒服的感觉就很少甚至没有了.过了这关后,也是要稳一下,继续坐每天至少一次.当呼吸速度降至每分钟2.5次即每息的时间超过40秒时,我将其定义为标准细住腹式呼吸.这种程度的呼吸质量比数息阶段的呼吸好多了,而且如果停下来,也不会退步很多,只要一坐,至少就是每分钟三次的随息程度.当呼吸速度慢过标准细住腹式呼吸时,就会有息遍全身的感觉.尤其是如果你练卧功,息遍全身的感觉极强.
当有一定功力后,肚子能放松并也出现腹式呼吸后,会觉得气往小腹某处相聚,这就是气沉丹田.如果你安般念的程度好,又肯下功夫走路打拳,这东西来得也快.来了以后就可以意守丹田,用丹田带着打拳.
人有没有丹田是能看出来的,尤其是当你有了丹田.前些天无意在我乐网上看到了王荣达和傅某某打拳的视频,以前我看不懂,所以只讲了王荣达落脚轻缓,走的是平面太极.现在再看更能看出很多东西,王荣达是有丹田的,用丹田和大胯走拳 , 而傅某却是气浮于上 , 只是手上在動 。
丹田来了以后,有时会有全身合一的感觉.这时会明白内家拳是用身体打人.
李雅轩将劲力分为五种 , 即:硬劲 , 僵柔劲 , 松沉劲 , 轻灵劲及虚无劲 。 硬劲就是常人所用之劲 , 僵柔劲乃练过太极一段时间后 , 人体各部位僵柔不一的局部发力 , 发力时接触点有硬力感的劲力 。 松沉劲是整劲 , 劲由脚底起 , 瞬间达接触点 。 轻灵劲为带有内劲之整劲 , 接触点感觉较轻 。 虚无劲是接触点几乎无感觉 , 所谓飓风刮至 , 百草据倒 。
唯杨建候为神沾圣手 , 只要被摸着 , 你就跑不了 , 一轻二整 , 三块四灵 。 何谓一轻二整?我们推车或推墙时 , 都会用全身之力 , 但你如果你沾着吐沫捅破窗户纸时也能用全身整力 , 就是一轻二整了 。 杨建候就能 。 杨建候认为轻灵最重要 , 真能轻灵 , 也就用不着唯手先着力 。 杨建候把武禹襄的打手要言的最后一断 , 稍加改正 , 就便成了 , 一举动 , 周身俱要轻灵 , 尤须贯串 。 气宜鼓荡 , 神宜内敛 , 无使有缺陷处 , 无使有凸凹处 , 无使有断续处 。 其根在脚 , 发于腿 , 主宰于腰 , 形于手指 , 由脚而腿而腰 , 总须完整一气 。 。 。 。 。 。 。 。
一般人触力之后 , 紧张僵硬 , 所以一推就动 。 但练太极拳的人 , 如能放松 , 可将接触点的受力转到脚底 。 同样 , 有工夫的人出手时 , 可以将脚底的支撑之力 , 转到手上发出 。
我再找到董师和秋雅姐 , 将我的发现告诉他们 , 并问是不是这么回事?董师说 , 对了 。 又说 , 别人一辈子不懂的东西 , 你两个月就明白了 。 说来巧 , 那天是我向董老师学拳整整两个月的日子 。
我将懂劲定义如下:在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中 , 得到的能将受力点的力转移到支撑点的能力 , 及能将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 转移到接触点的能力叫做懂劲 。
推荐阅读
- 修正版 何人识得揽擦衣 乾隆抄本太极拳经与太极拳论
- 如何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 太极推手十二要素
-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 太极之乐-修炼太极拳乐趣无穷
- 质量改进与提高太极拳水平初探 冯志强大师谈太极拳修炼秘诀
- 尾骨翻起与撅臀 衡量太极拳的标准
- 静心慢练是活桩 太极拳中的“足”
- 太极拳中的对拉与弓劲 解读[裆]与[裆劲]
- 壶中日月化太极 太极拳套路的作用
- 太极拳“提肾阴”增功体悟 练拳发力要不要与呼吸配合
- 浅议命门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太极拳中的十二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