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医六经辨证—三阴病

中医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 , 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 , 从而为施治提供依据的辨证方法 。
 
主要用于外感病的辨证分析 , 据感邪时间长短、病邪轻重、正气强弱等情况 , 将外感病大致划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 揭示了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病机变化及传变规律 。 六经辨证也可用于外感兼内伤以及内伤杂病的辨证 。
 
一、太阴病证治
·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阴之为病 , 腹满而吐 , 食不下 , 自利益甚 , 时腹自痛 , 若下之 , 必胸下结鞭 。 ”
概括: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 , 食不下 , 自利 , 时腹自痛 , 脉缓弱等证 , 就叫太阴病 。 是脾虚湿盛 , 病在脾经病变 。
 
· 病理机制
寒湿内阻 , 损及脾阳 , 或寒邪直犯脾经 , 损及脾胃都会影响水谷的消化和排泄 , 寒湿邪阻运化 , 故时腹自痛 。 寒湿犯胃故呕吐 。 胃气呆滞故食不下 。 寒湿不化 , 脾气不升 , 故见自利 。
 
· 治则方药
1.太阴病正治法
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脾胃虚寒) , 故其治疗原则 , 当以温法补法为主 , 以温中散寒为重点 。 如表证偏重的 , 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 , 先治其里 。 《伤寒论太阴篇》没有肯定方子 , 我们根据里虚寒证来看 , 自当温里为主 , 特补出理中汤为太阴病主方 。
2.太阴病兼变证治法
(1)既有下利腹胀满(太阴里虚证) , 又有身体疼痛(太阳表证) , 是里虚挟表 , 当先用理中汤温里 , 然后再用桂枝汤治表 。
(2)表证未解 , 而又有腹满时痛 , 用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 , 表未解挟有宿食而里实满痛 , 用桂枝加大黄汤 。

2  中医六经辨证—三阴病

文章插图

二、厥阴病证治
· 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厥阴之为病 , 消渴 , 气上撞心 , 心中疼热 , 饥而不欲食 , 食则吐蛔 , 下之利不止 。 ”
“伤寒脉微而厥 , 至七八日肤冷 , 其人躁无暂时安者 , 此为藏厥 。 ”
“伤寒发热四日 , 厥反三日 , 发热四日 , 厥少热多者 , 其病当愈 , 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 , 必便脓血 。 ”
“伤寒厥四日 , 热反三日 , 复厥五日 , 其病为进 , 寒多热少 , 阳气退故为进也 。 ”


· 概括: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 , 气上冲心 , 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 , 食则吐蛔 , 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 , 轻者不过腕踝 , 重者可越过肘膝 。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 。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
 
· 病理机制
病至厥阴 , 则肝木失调 , 心包也受邪犯 , 相火上炎为热 , 心火不能下达为寒 , 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 , 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 , 所以有厥逆胜复 。 病邪内陷 , 气血紊乱 , 阴阳不能顺接 , 所以有各种厥逆证 。 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 , 所以有吐利 。
 
· 治则方药
厥阴病为里虚而寒热错杂之症 , 其治法:上热下寒者 , 治宜寒热并用 , 厥阴寒证则宜温里寒 , 厥阴热证则宜清下热 , 厥多热少治宜温阳 。 厥少热多自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