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派丹功 , 钟吕亲传 , 长春祖述 , 是道教命功修习的根本途径 。 这一功法 , 业已被现代气功界所普遍接受 , 因不多采用意念 , 故不存在出偏问题 , 其入手功夫已成为今天静功修炼的良好方法 , 习称“道家功” 。 在国外 , 如日本、南洋等地 , 尤为提倡 。 龙门丹功源于古昔 , 原先只在道门中传授 , 到了宋代 , 因吕祖倡“教外别传”之旨 , 开始对知识界、文化界传授 , 因为知识分子善于写书 , 能将功理功法要领记录在文本上 , 使之不致湮失 , 因此就留下一种不成文的习惯法 , 凡成道者 , 均须留下一些著述 , 其做法往往是用诗词来表达功要领 , 采用一些隐语、譬喻 , 让人似懂非懂 。 这样 , 既不完全泄露天机 , 又能提供内行炼功时参照 , 一举两得 。 现存明清时代刻印的大量丹书 , 很多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 , 成为一笔丰厚的道家文化遗产 。 当然 , 真正习练起来 , 还靠师传面授 , 看书自学难以入门 。
在道法昌隆的条件下 , 上一世纪龙门丹功在民间流传颇广 , 因炼功时以坐式为主 , 时称“坐功”、“打坐” 。 练习者为了强身健体 , 多兼习拳术 , 故又称静坐为“内功” , 以便与打拳的“外功”相区别 。 由于现存丹书很少直截了当讲授丹功做法 , 功理部分又常常故弄玄虚 , 尤其是具体入手步骤一段 , 基本上少有谈论 , 故本文拟就个人所知 , 略加浅述 , 重在实用 , 对功理不再涉及 。
尽管丹功号称“坐功” , 其实练功时坐的姿势 , 并没有什么特殊讲究 , 虽然需要盘膝而坐 , 但又盘、单盘、散盘皆可 , 秉“道法自然”之旨 , 即使随便端坐在椅上(必须不倚不靠) , 也未尝不可 。
这一功法虽属命功范围 , 实际上也兼有性功的要求 。 因为首先要培养习练者的定力 。 即入座之时 , 须有耐心、耐力 , 至少要心平气和地坐上一刻钟到一小时 , 一动也不动 。 盘脚而坐时 , 无论腿脚酸麻到什么程度 , 也要坚持下去 。 所以心浮气躁、静不下来的人 , 最好先从外功练拳着手 , 预先把定力培养起来 , 而不必先习静坐 。
练功环境应该是比较安静的地方 , 四周需保持清洁 , 故以室内为佳 。 练功时刻 , 除饭后半小时以内不宜习练以外 , 任何时候都可以 , 所谓“一日中 , 十二时 , 意所到 , 皆可为 。 ”
最重要的是练功时的心态 , 一定要保持高度平静 , 不能因喜怒哀乐而激动 , 也不宜抱一时的浓厚兴趣来练功 。 如不想静坐时 , 决不要勉强自己 。 既然入座 , 就该抛开外界一切杂务干扰 , 放下心中一切思想包袱 。 这时的思想意识 , 应该只有一个目标 , 就是希求明心见性 , 其他一切 , 什么也不追求 。
1、回光守窍——静坐中眼皮下垂 , 仅开一线之光 , 隐约能看到自己的鼻尖 。 既不开眼 , 也不合眼 。 内心则注意着两眉中间稍稍进入脑内的一个部位 。 这个部位并不确定 , 因此不必认真去想 , 只是模模糊糊知道有这么一处地方 。 这一做法称为“回光” 。 静定下来以后 , 可以将意识渐渐由脑部转入丹田(胸腹之交)、下丹田(脐区) , 如果那里的某一处稍稍有一点感觉 , 即可将意念固定在那个部位 , 谓之“守窍” 。 这里所说的窍 , 位置都比较模糊 , 也不必认真去确定 , 大概在此即可 。 等到功夫深了一层之后 , 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那窍的准确位置 , 开始时决不要十分着意追求 。 用回光守窍这个办法 , 让心思放在练习守窍一事上 , 基本上可以避免杂念干扰 。
2、调息咽津——静坐中闭口 , 舌抵上腭 , 只用鼻孔呼吸空气 。 这时要用耳朵细听自己呼吸的声音 , 要耐心地使呼吸逐渐渐变得又轻又细 , 乃至听不到一点声音 。 到了这时 , 仍然要仔细的听下去 , 一心放在听息上面 , 便可排除一切杂念 , 所谓“心息相依” 。 呼吸的理想方式 , 是用“内呼吸” 。 亦即练习逆式(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收缩 , 呼气时小腹松开 。 如想较快进入这一状态 , 有两种途径可走 。 一种是在吸气时 , 同时提缩肛门 , 则小腹自然就收缩;呼时一放松 , 小腹和肛门也就同时放松了 。 如此松提九次 , 呼吸便可调整成腹式呼吸状态 , 以后就不用再提肛了 , 所“一吸便提 , 气气归脐” 。 另一种办法是 , 当吸气的时候 , 设想脐眼也同时在向内吸气 , 于是小腹就自然收缩了 。 逆式呼吸练习到相当纯熟后 , 便可微微加进一种意念 , 即设想呼气的同时 , 外界元气随而充入小腹 , 注入下丹田 , 成为药苗 。 这样 , 吸气之时便会感觉到那股元气 , 向上微微升起 。 于是一呼一吸 , 几个内部的元气也在中下丹田之间一上一下 , 这就是内呼吸 , 所谓“真人潜深渊 , 游浮守规中” 。 当然 , 这种升降情况决不能故意设想 , 而是自然达到 , 也不是一天两就能出现 , 而要经过较长时间的习练 。 在调息过程中 , 口中唾液会逐渐增加 , 到一定程度时须轻轻咽下 , 但不可过快、过猛 , 所谓“一口分三咽 , 龙行虎自奔” 。
推荐阅读
- 五篇灵文 道家秘传玄门胎息功
- 赫子铭的家庭背景 赫子铭家庭背景富二代是真的吗 揭秘传闻中的显赫的家境
- 张雨绮离婚真相 张雨绮离婚为躲债真的吗 事件详情揭秘传闻内幕令人震惊
- 中医秘传绝技,2招让你百病不侵,降糖、降压、排毒,太神奇了!
- 在家最快的轻功练法 秘传道家轻功练习方法
- 邓丽君专辑 揭秘传奇歌后邓丽君早期作品中暗藏的数字密码
- 紫凝 紫凝易筋经,道教南宗秘传功法
- 梦幻西游:秘传任务曾经火爆全服,为何现在越来越少人挑战了?
- 养大丹犬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