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知识|怎么品茶,品茶初学者怎么知道茶的好坏( 四 )



金属器里的银壶是蛮好的泡茶用具 , 密度、传热比瓷壶还好 。 「清茶」最重清扬的特性 , 而且香气的表现决定品质的优劣 , 用银壶冲泡最能表现这方面的风格 。 陶瓷器最近流行三分法 , 将高温烧结 , 但又不白 , 又不透光的一类称为「火石」 , 这类壶具所表现的泡茶效果就介乎在「瓷」与「陶」之间 。

凡色泽调和、光滑明亮 , 油润鲜艳的红茶与绿茶 , 通常称为原料细嫩 , 或做工精良的产品 , 品质优 , 反之则次

红茶与绿茶茶叶经开水冲泡3-5分钟后 , 倾出茶汁于评审碗内 , 嗅其香气是否正常 。 以花香 , 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爱的香气为佳 。 而烟、馊、霉 , 老火等气味 , 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 。 茶汤苦涩 , 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 。 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

红茶与绿茶汤色: 评审汤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 。 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 , 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 。 低级或变质的茶叶 , 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

红茶与绿茶叶底: 评审叶底主要是看它色泽及老嫩程度 。 芽尖及组织细密而柔软的叶片愈多 , 表示茶叶嫩度愈高 。 叶质粗糙而硬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 。 色泽明亮而调和且质地一致 , 表示制茶技术处理良好 。
怎么品茶 一泡好茶是必不可少的 , 然后呢?首先 , 是有优质泡茶的水;其二要有好的器皿;其三要有舒适的环境 。 硬件都有了 , 没有好的软件也是枉然 , 这个软件就是泡茶的技巧 。 泡茶技巧分广东潮汕功夫茶与福建闽南一带为代表的闽南工夫茶 , 闽南功夫茶因泡茶用具不同又分盖杯功夫茶、紫砂功夫茶 。

水的选择
茶人有句口头禅 , 叫做:“茶有各种茶 , 水有多种水 , 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 。 ”古人对宜茶水品的论述颇多 , 说法也不完全一样 。 综合起来 , 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论点 。
(1)强调择水先择“源”:如唐代陆羽《茶经》中的“其水 , 用山水上 , 江水中 , 井水下”明代陈眉公《试茶》诗中的“泉从石出情更洌 , 茶自峰生味更圆” , 都认为 , 宜茶水品的优劣 , 与水源的关系甚为紧切 。
(2)强调水品在“活”:如北宋苏东坡《汲江水煎茶》诗中的“活水还须活火烹 , 自临钓石汲深情 。 大瓢贮朋归春瓮 , 小勺分江入夜铛” 。 宋代唐庚《斗茶记》中的“水不问江井 , 要之贵活” 。 等等这些 , 都说明宜茶水品贵在“活” 。
(3)强调水味要“甘”:如宋代蔡襄《茶录》中认为:“水泉不甘 , 能损茶味 。 ”明代罗廪《茶解》中的“梅雨如膏 , 万物赖以滋养 , 其味独甘 , 梅后便不堪饮” , 说的是宜茶水品重在于“甘” 。 只有水“甘” , 才能出“味” 。
(4)强调水质需“清”:宋代大兴斗茶之风 , 强调茶汤以白为贵 , 这样对水质的要求 , 更以清净为重 , 择水重在“山泉之清者” 。 明代熊明遇说:“养水须置石子于瓮 , 不惟益水 , 而白石清泉 , 会心亦不在远 。 ”这就是说:宜茶用水需以“清”为上 。
(5)强调水品应“轻” 。

器皿的选择
俗话说:“水为茶之母 , 壶是茶之父” 。 要获取一杯上好的香茗 , 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 , 缺一不可 。 这是因为饮茶器具 , 不仅是饮茶时不可缺少的一种盛器 , 具有实用性 , 而且饮茶器具还有助于提高茶叶的色、香、味 , 同时 , 一件高雅精美的茶具 , 本身还具有欣赏价值 , 富含艺术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