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 天气渐凉, 气候干燥 。 人们在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 各组织均感水分不足, 如受风凉, 易引起头痛、流泪、咽干、鼻塞、咳嗽、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 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 医学上称之为“秋燥综合症” 。
老年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力都较差, 这时更应重视预防 。
文章插图
秋季易伤津液, 平时要适当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 。 还应多吃些萝卜、蕃茄、豆腐、银耳、梨、柿子、香蕉等, 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 。 要禁烟、酒以及辣椒等燥热之品 。 暮秋时节, 人们的精气开始封藏, 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机体消化、吸收和藏纳, 有利于改善脏器的功能, 增强人体素质 。 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 更有康复、祛病和延年之功效 。 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猪肝、鱼虾等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 。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秋冬间, 暖里腹” 。 因此, 在饮食上还应注意暖腹, 禁食生冷 。
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缺陷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 主要侵害外分泌腺, 包括泪腺及唾液腺等, 引起眼干口燥 。 临床上病人出现唾液及泪液分泌减少, 表现为眼及口的干燥 。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腺体外的脏器如呼吸道、消化道、肾脏、肌肉、关节、血管等均可能被累及, 造成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 。 因唾液腺病变而出现的口干、多发性龋齿、腮腺炎等症状, 称为口干燥症 。 因泪腺受累使泪腺分泌的黏蛋白减少, 从而出现眼干涩、有异物感、少泪等症状, 称为眼干燥症 。
干燥综合征可单独存在, 也可发生于另一种诊断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 。 前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后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 因此, 对有干燥症状的人, 判断是否患有干燥综合征, 还要检查其有无自身免疫性缺陷, 或合并其他系统性全身免疫性疾病, 以明确是秋燥症还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干燥综合征 。
秋燥:补水为主辅以食疗
秋燥症主要靠预防, 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 。 首先, 秋季要注意补水 。 秋季宜多喝水、粥、豆浆, 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 特别是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 很适宜有内热, 出现肺热咳嗽、咽干喉痛、大便干结的人食用 。 秋季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葱、姜、蒜、胡椒等燥热之品, 少吃油炸、肥腻食物, 以防加重秋燥症状 。
预防秋燥症, 平时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 经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去散步, 吐故纳新, 以收敛“神气”, 使肺气不受燥邪的侵害 。
干燥综合征须防意外
干燥综合征患者除需要专科治疗外, 因泪液分泌少, 平时应带防护镜, 避光避风, 保持室内湿润;因唾液分泌少, 保护牙齿需用有益牙膏、饭后漱口, 牙周炎、口腔有霉菌应及时治疗 。 干燥综合征患者不论到何处就医, 都应主动告知医院病情, 防止手术中、手术后因气道干燥、黏液堵塞而发生意外 。
中医按摩缓解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 人们经常会感到鼻燥干涩, 鼻塞不通等现象 。 其实这些症状都可以用中医按摩的方法来改善, 并且还可起到治疗鼻炎, 预防感冒的作用 。
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 。 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 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 。 如果把手放在太冲穴上, 稍用力就会感觉非常痛, 说明肝火比较旺盛, 那更要多按摩这个穴位 。
推荐阅读
- 秋季养生防秋燥“7戒”
- 秋燥养生润肺茶
- 健康知识|腿酸痛怎么缓解,腿憋得慌总想拉伸捶打
- 健康知识|鼻炎犯了怎么办,快速缓解鼻炎小妙招
- 秋季种植菠菜如何提高产量?掌握这几点是关键!
- 干旱时果树如何管理浇水
- 健康知识|胃湿热如何调理,肠胃湿热不吃药怎么调理
- 健康知识|如何改善肠胃功能,帮助肠道蠕动的中成药
- 健康知识|胃寒如何治疗,治疗胃寒的民间土偏方
- 健康知识|胃食道反流如何治疗,饭后两个症状胃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