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心 练功要领( 三 )


6、循序渐进 , 持之以恒
是一种学习和训练的过程 , 一般来讲 , 在短期内学—些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的锻炼方法是可能的 。 但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效果 , 必须在初练的基础上 , 长期坚持锻炼 , 不断积累经验和成果 , 才能达到目的 。 急于求成 , 或由于基础不稳 , 或由于练得过多过猛 , 所谓拔苗助长 , 非但不能得到效果 , 反而产生很多不良后果 。 还有另一种倾向是练功松懈散漫 , 放任自流 , 不能持之以恒 , 可能开始有一定效果 , 但疗效难以巩固 。 这些都是练功没有循序渐进 , 长期坚持的结果 。 另外还要避免见异思迁 , 不从身体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病情出发 , 常常乱换功法 , 朝练夕改 , 盲目追求所谓“高级功” , 结果一事无成 , 一无所得 。 所以练功要循序渐进 , 持之以恒 , 才能获得长期积累的效果 。

如何调心

调心是自觉地调控心理活动 , 通过意守达到入静养神的目的 。 意守的方法很多 , 概括起来 , 不外乎守内景与守外景 , 守静物与守活动 , 包括道家的守一与佛家的观想 。 入静的层次也可分为许多阶段 , 概括起来 , 可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 。
调心的重要性
调心练意 , 在中起主导作用 。 因为无论是姿势锻炼 , 还是呼吸锻炼 , 都是在意识指挥下进行的 。 调心的目的是为了把主管人体思维活动的“识神”调理好 , 使其不损伤“元神” 。 “元神”与“识神”的提法 , 在界是道家学派的术语 , 但儒家学派、佛家学派也同样从不同的角度注重探索人脑深层功能的开发 。 “元神”是禀受先天之精气形成的 , 它不受意识思维活动的支配而主宰生命活动 , 而“识神”是人感受后天万物万事后形成的 , 它主要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及思维活动 。 两者相互统一 , 相互为用 。 一旦“识神”为七情六欲所伤 , 将影响“元神”之作用 , 导致气血阴阳失调而患病 。 气功调心是采用多种良性诱导方法和手段 , 排除杂念干扰 , 使之进入“恬淡虚无”的状态 , 进而达到抑制“识神” , 保养“元神”之功效 。
人的精神意识活动是多样的 , 在情绪上 , 有喜悦、愉快、轻松;也有愤怒、悲伤、紧张 。 前者为良性意念和情绪 , 有利于调节和修复大脑及脏腑功能 , 使疾病康复;后者乃恶性的意念和情绪 , 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病 。 气功的良性意念 , 如意想辽阔的海洋 , 绿色的原野 , 明月皎洁的星空 , 倾听泉水叮咚之声 , 默念轻松的诗词 , 回想愉快的往事等 。 这些良性意念对人体的精神产生良性影响 , 通过心理——生理效应 , 使患者病体得以康复 。
此外 , 意守可排除杂念 , 使大脑入静 。 更重要的是通过意守丹田 , 结合腹式呼吸 , 诱发真气凝集 , 调动其循经活动 , 有助于加强各脏腑功能活动 。 意守其他部位亦可得到相应的效果 。
调心的方法
1、松静法
放松入静是气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 。 人们生活在社会和自然之中 , 必然要受到各种自然、社会的因素影响 , 在一定的条件下 , 造成身心紧张 , 气机失调 , 而生百病 。 因此 , 练功首先要消除紧张状态 , 时时注意精神和形体的放松 。 放松法有内外深浅之分 , 外松所表现的是解除身体、四肢、肌肉的紧张状态;内松所表现的则是意念方面的松弛 。 一般来说 , 掌握外松较内松容易 。 松的锻炼有一个由外到内 , 由粗到细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 。
练功姿势摆正后 , 首先是使全身放松 。 所谓放松 , 就是通过意念引导 , 意想身体如棉花样地松散 , 似海绵般的柔软 , 象白云似的轻悠 , 逐步使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 , 从表到里 , 从上到下 , 从左到右都放松 , 并贯穿练功全过程 。 这种方法通常称作意松法 。 通过意松法的锻炼 , 诱导入静 。 通常采用局部放松法与三线放松法 。 这样一松一静 , 逐步进入身心放松状态 。 这是初学气功者常用的入静法——松静法 。 掌握好此法的人 , 容易入静 , 静下后就更容易体会松 。 松与静是相辅相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