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略述 杨氏太极拳漫谈( 二 )


四、 从发展历史来看 , 有从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形势 。 何谓分中有合 , 就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 虽然有很多人对架子作了改进、融合的工作 , 但是太极拳的味道还是保持了下来 。 那就是刚柔相济 。 无论各家要求的是从大松大柔练起 , 还是从站桩练功、单式练用练起 , 最终的追求都是一样 。 但是 , 我们应该意识到很多传统的练法、用法已经接近失传和灭绝了 。 何谓合中有分 , 我认为在太极拳的传承中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在冲突 , 就是内、外之分 , 内功与手法的冲突 。 过去 , 说得过分些前辈们根本就不懂所谓的内功 , 他们侧重的是千锤百炼的招法 , 充其量也就是感受一下陈鑫笔下的“内气” , 而现在人们追求的是内功 , 古人笔下的内气(正气)也早已脱胎换骨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了 。 而且前者已经成为今天的主流 , 可是在实战中呢?不堪一击 。 只能练内气不能实用的架子 , 不一定是坏架子 , 但是让这种架子一统了天下 , 就是一件坏得不能再坏的事情了 。
五、 漫谈当今杨氏太极传人 。 当今的杨氏太极拳精髓在哪里?我认为 , 不在任何一个人手中 , 是散落在很多人手中 。 傅家傅钟文的三十六名弟子 , 赵家的二子 , 杨家三老 , 四川李雅轩的徒弟们 , 北京崔家的弟子 , 汪永泉——魏树人传下的老六路 , 董英杰(传人在海外)带有武氏韵味的杨家拳等等 , 都是很出色的 , 但也都只是大架体系(汪氏略异) 。
回顾近代的历史 , 我们可以发现 , 只有交流才是促进拳学进步的最大动力 。 杨家在推广太极拳上是功盖千秋的 , 但是在拳术的交流上却很少借鉴别人的长处(倒是杨家的一些徒弟在实战中不断吸纳别人的东西) , 不但如此还敝帚自珍 , 使自家的工夫不进反退 , 与原始的练法大相径庭 , 这可能是露蝉公当年学拳时所料未及的 。


陈氏流传至今已近三百年 , 关于它的一些问题曾经在武林中引发很多争议 。 在此我不自量力对陈氏的渊源、演变、练法作以下探讨 , 希望能有益于初学者 。
一、 渊源
太极拳起始于何人 , 尚待考证 。 (关于反驳唐豪推崇陈王廷为太极拳创始人的文章 , 有兴趣的可以找赵增福先生的《赵堡大架太极拳》一看 。 )但是本文所探讨的陈氏太极拳 , 既名陈氏 , 按传统讲其创始人当为陈王廷 , 如果陈家的人不反对 , 是可以肯定的 。 拳中来源有三(我的观点):一是陈家祖传的拳法 。 大半保存于当今尚流行于山西洪洞的通背108式中(因为温县陈家是从山西迁来) 。 山西的这套拳法《中华》曾经连载 , 目前陈家会的人已经不多了 , 据我所知好象只有陈照奎的弟子都文才和外人中的陈太平两家 。 前者有著作《陈氏太极短拳与长拳》 。 这套拳法在陈家又名长拳 , 后人将他遂附会于三丰祖师的论著 , 于是有杨氏太极长拳的产生 。 其实 , 该套拳法向我们透漏的信息应该是陈氏太极拳是从传统武学意义上的“长拳”演变而来 。 该拳中保留了戚继光拳经32式中的很多内容 。 陈氏拳的第二个来源是拳法 。 因为少林与陈家相隔不远 , 而少林中有一套心意拳其拳路结构与陈氏太极的布局极为一致 。 另外 , 其手法中的招式也可以在陈家的老谱中找到痕迹 。 而所谓的陈长兴十大要论、用武要言和心意拳的老谱一样 , 是出于少林的 。 三是道家的阴阳学说理论 。 这究竟是陈家自己的创造 , 还是外来(王宗乐、蒋发、赵堡)的传授 , 姑且不论 。 但是 , 太极拳成为内家一大宗派的主因既肇始与此种学说 。 翻看一下杨露蝉先生以来的论著 , 多标榜三丰祖师 , 而陈家沟独非 , 试想杨露蝉前辈为什么在向陈长兴学拳后敢于标榜太极拳的创始人不是陈家人呢?这不是欺师灭祖么?太不合情理 , 而陈家也没有找杨露蝉理论 , 也没有陈家的人因为杨露蝉的成名而想道到京城教拳 , 为什么?我推测可能是陈长兴已经向外人学了内家拳的真髓 , (陈清平亦然)所以…… (转者按:也有可能是陈长兴创太极拳后 , 惟恐太过招摇 , 招人所忌 , 所以不许杨露蝉称拳为其所创 , 只托是张三丰所传 。 按说 , 太极拳的创始人想必为精通道家之人 , 既通道家 , 遁世逃名唯恐不及 , 让门人将自己的事功托词古人也不难想像 。 类似的事 , 如《西游记》中菩提祖师不许孙悟空泄露其师承 , 《童林传》中无极门的二隐士只让童林对外宣传其为自创等等 。 以上二书虽为小说 , 但推其源流 , 只怕也确有托古人为师的实事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