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胯
合胯是指组成胯关节的各部分向命门穴至会阴穴之间聚合 , 与腰和腿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做好合胯能使身势整体稳固 , 若与意气劲合理配合 , 必然使根基如泰岳之稳同 。 合胯是从外向里合 , 不是胯关节自身的紧缩和僵死 。 合胯发劲时应是瞬间爆发的 , 不宜延时僵滞;合胯化劲时则相机慢些 , 合至对方来劲化净即可 。 合胯用于打虎式、弯弓射虎等动作 。
七、转胯
转胯是指前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沿水平方向由内转外或由外转内的状态 , 常用于进退行步时中间过渡的提脚动作 , 或在直劲转横劲抑或横劲转直劲的动作 。 若是行步时转胯就是以胯领起虚脚提起迈出 , 前实脚转胯的幅度以转至后脚跟、后脚掌、后脚趾先后提起离地时为准 。 转多了会使身势歪扭而影响重心 , 转少了则提脚不自然 。 要周身协调 , 实脚沉稳 , 虚脚轻灵 。 拳谚云:“腰胯微转鸟难飞 。 ” 既强调了腰胯在技击发化劲时的重要性 , 也说明了部分动作最终的劲力是由身体单侧作用到目标上 。 在完成技击过程中 , 胯关节为了协调整体动作的完成 , 必须作出相应的转胯动作 。
八、旋胯
旋胯是指虚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沿立圆方向由下转上的状态 , 用于横向行步中间过渡时的提脚及收脚动作 。 诸如云手、十字手等动作 。 旋胯就是以胯领起虚脚提起横向移步靠拢或迈出 , 虚脚旋胯的幅度以旋至脚跟、脚掌、脚趾先后提起离地时为好 。 旋多了 , 会使身势变形而影响重心的稳定性;旋少了 , 则提脚不顺 。 要周身协调 , 实脚沉稳 , 虚脚轻灵 。
九、脱胯
脱胯是指髋臼和股骨头好似脱开一样的感觉 , 故有“胯松欲脱”之说 , 常用于右左分脚、踢脚、蹬脚等动作 。 太极拳的起脚击打动作主要是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的髋关节来完成 , 又有胯关节周围的韧带、髂骨股韧带、耻骨囊韧带、坐骨囊韧带等 , 与腰肌、腹肌、盆带肌、大腿肌等辅助完成 , 不同的脚打动作是一个复杂的协调工作 。 踢脚或蹬脚时把部分注意力放在脚尖或脚跟 , 以脚的末端上领 , 这样做可以减少胯关节的支配意识 , 无意间就把胯关节放松了 。 还要做好整个身势的虚实变换 , 若能配合丹田内气发放则效果更好 。
十、提胯
提胯是指实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向下松沉的同时 , 虚脚的胯关节及肌肉、韧带向上提起 , 形成上下相争的松胯态势 。 用于提手上式、金鸡独立等动作 。 提胯利用上下折叠的劲道 , 能较好地传递地面反弹力 , 达到借地之力又借人之力来击打对方 。
十一、送胯
送胯 , 亦俗称跟胯 , 指对应前脚膝关节前面的胯部向前挺出 。 应意念命门穴使胯向侧前送去 , 或者意念骶骨托起胯关节向侧前推去 , 正如太极拳名家叶大密先生所说:“尾问如行舟之舵 。 ”此时注意放松会阴穴、腹股沟和膝关节 , 使腰胯腿的肌肉、韧带恰到好处 。 送胯 , 前脚是虚脚即有虚脚的用法 , 是实脚亦有实脚的用法 , 目的是基本相同的 , 但中间过渡动作不一样 。 由胯把劲力传达至腰部 , 以爆发内劲把对方击倒或发放出去 。 如果送胯动作做成缩胯(除了用于引化的缩胯之外)会使胯关节本身及附着在胯关节上的腰及大腿的某些肌肉、韧带出现负功 , 把起于脚的部分气力在胯关节处被抵消或改变方向 , 错失机会和势能 ,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击打、发放效果 。 恰到好处的送胯 , 是得机得势的表现 。 送胯用于斜飞势、白蛇吐信、边化边发等动作 。
十二、抽胯
抽胯是指左胯部或右胯部用意向前送出一点(但是不能刻意用力向前挺)的同时 , 髓关节向上翻的松胯状态 , 犹如水泵抽水吸上之意 。 抽胯能把虚脚从脚跟、脚掌、脚趾很自然地带起离地 , 用于进退行步的虚实转换 。
推荐阅读
- 修正版 何人识得揽擦衣 乾隆抄本太极拳经与太极拳论
- 如何提高太极拳的技击水平 太极推手十二要素
- 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 太极之乐-修炼太极拳乐趣无穷
- 质量改进与提高太极拳水平初探 冯志强大师谈太极拳修炼秘诀
- 尾骨翻起与撅臀 衡量太极拳的标准
- 静心慢练是活桩 太极拳中的“足”
- 太极拳中的对拉与弓劲 解读[裆]与[裆劲]
- 壶中日月化太极 太极拳套路的作用
- 太极拳“提肾阴”增功体悟 练拳发力要不要与呼吸配合
- 浅议命门穴在太极拳运动中的枢纽作用 太极拳中的十二对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