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知识|陶瓷怎么做,瓷器制作五个步骤


用什么土可以做陶瓷? 和许多科学发明过程一样 , 釉的发明源于釉现象的发现 。 我国商周时期南方盛产印纹硬陶 。 所谓“硬陶”就是比一般泥质或加沙陶细腻坚硬 , 烧成温度也比一般陶器高 。 陶工们在烧制印纹硬陶时偶然发现出窑的印纹硬陶的器表 , 特别是在器皿的口沿和肩部上有一层类似玻璃体的光泽 。 这层似玻璃体的光泽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经过多次的观察 , 发现这层似玻璃体的光泽是窑中燃料燃烧后的落灰所造成的 。
商周时期 , 烧造陶器的燃料是草木 , 那落灰自然就是草木灰了 。 草木灰落在陶器(硬陶)上如何形成玻璃体的光泽?原来 , 草木灰中主要含有氧化钙 , 氧化钙与硬陶坯体表层的石英、长石等成分作用 , 把石英长石(主要玻璃原料)溶解熔化形成了玻璃体 。 这其实就是“釉”了 , 只是这不是人为施上的釉 , 是天然形成的釉 。
于是 , 陶工们把这个釉现象的发现转化成釉的发明 , 即把燃烧过的草木灰收集起来用水搅拌成浆状 , 用手或毛刷工具把草木灰浆涂抹在用瓷土或类似瓷土作的器皿上入窑烧造 。 就这样 , 瓷器就诞生了 。 当然此时的瓷器还处于萌发期 , 还不成熟 , 我们把这种刚诞生的瓷器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 把这种“原始釉”称为“灰釉” 。 “灰釉”这种高温釉的发明是瓷器发明的重要条件 。 可以说 , “灰釉”是瓷釉的鼻祖 。 在我国 , “灰釉”从发明出来一直被历代陶瓷工匠们延续使用 。 至今景德镇还流传着一句行话:“无灰不成釉” 。
陶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利用纳米技术开发的纳米陶瓷材料是利用纳米粉体对现有陶瓷进行改性 , 通过往陶瓷中加入或生成纳米级颗粒、晶须、晶片纤维等 , 使晶粒、晶界以及他们之间的结合都达到纳米水平 , 使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幅度提高 。 它克服了工程陶瓷的许多不足 , 并对材料的力学、电学、热学、磁光学等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 为代替工程陶瓷的应用开拓了新领域 。
陶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陶瓷工艺流程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 , 千百年来 , 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 , 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 , 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 , 要将其分割开来 , 摞成柱状 , 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 , 通过旋转转盘 , 用手和拉坯工具 , 将瓷泥拉成瓷坯 。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 , 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 , 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 , 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 , 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 , 画坯有好多种 , 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 , 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 , 粗糙而又呆涩 , 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 , 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 , 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

九、烧窑 千年窑火 , 延绵不息 , 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 的瓷坯 , 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 , 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 , 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 , 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
陶瓷是怎样做成的? 陶瓷是统称,其中分陶器和瓷砖,
瓷砖按吸水率和制造工艺也分得很细,不同产品不同工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