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纸’从系旁 , 也就是‘丝’旁” 。 这句说话见当时的纸主要是用绢丝类物品制成 , 与现在意义上的纸是完全不同的 。 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 。 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 , 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 。 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 , 关于这种“纸”的记载 , 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 。
【造纸术的发明过程和发明人简介 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 , 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 , 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 , “纸”上写:“告伟能 , 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 , 汝自知之!” 。 由此推测纸可能与丝有一定关系 。 远古以来 , 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 。 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 。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 , 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 , 反复捶打 , 以捣碎蚕衣 。 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 。
此外 , 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 , 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 。 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 , 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 。 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 , 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 。
1957年5月在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出土的古纸经过科学分析鉴定 , 为西汉麻纸 , 年代不晚于公元前118年 。 1973年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发现了不晚于公元前52年的两块麻纸 , 暗黄色 , 质地较粗糙 。
1978年在陕西扶风中延村出土了西汉宣帝时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张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县马圈湾西汉烽燧遗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汉麻纸 。 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文帝时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纸质地图残片 , 表明了当时的纸可供写绘之用 。 从上述西汉出土的纸的质量来看 , 西汉初年的造纸技术已基本成熟 。
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 , 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 。 后人虽有推测 , 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 。
总体来看 , 造纸技术环节众多 , 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 , 绝非一人之功 。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
蔡伦的故事
蔡伦生活在东汉和帝时候 , 桂阳人(现在的湖南来阳一带) 。 蔡伦从小到皇官里做太监 , 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 , 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 , 被提升为中常侍 , 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 。 他还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 , 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 , 得以经常和工匠们接触 。 劳动人民的精湛技术和创造精神 , 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
当时 , 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 , 竹简和木简太笨重 , 丝帛大贵 , 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 , 都有缺点 。 于是 , 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 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 , 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 。 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 , 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 , 再捣烂成浆状物 , 还可能经过蒸煮 , 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 , 放在太阳底下晒干 , 这样就变成纸了 。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 , 体轻质薄 , 很适合写字 , 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 , 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 。 从此 , 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得以广泛推广 。 在蔡伦以后 , 别人又不断对其改进 。 蔡伦死后大约八十年(东汉未年)又出了一位造纸能手 , 名叫左伯 。
推荐阅读
- 七情六欲的详细解释和意思 七情六欲指的是什么
- 正宗羊杂汤的做法及配料 羊杂汤的做法
- 干洗的好处和坏处 干洗的原理是什么
- 茶油的作用与功效禁忌及食用方法 茶油怎么吃
- 手信的字面意思 手信是什么东西
- 稻黍稷麦菽五谷菽的总称 五谷中的菽是指哪种农作物
- 望梅止渴的历史人物和主人公 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
- 醋溜土豆丝好吃的做法大全窍门 醋溜土豆丝怎么做
- 白马寺的地理位置和由来及故事简介 白马寺在哪
- 香烟放在冰箱里的保存方法 烟放冰箱里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