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中的虚实就是体现阴阳 , 阴阳即虚实 。 天地有阴阳 , 天为阳、地为阴;人有阴阳 , 头为阳、足为阴 , 后背为阳、前腹为阴 。 而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形神、姿势、动作、用意、呼吸、运动都有虚实 。 在习拳中 , 动者为阳为实 , 静者为虚为阴;出手为阳为实 , 收手为阴为虚;起步为阳为实 , 退步为阴为虚;刚劲为阳为实 , 柔劲为阴为虚;开为阳为实 , 合为阴为虚;呼气为阳为实 , 吸气为阴为虚;升为阳为实 , 降为阴为虚 。
太极拳是圆的运动 , 每一个姿势动作皆有圆形规迹 。 故动静不同时 , 阴阳常变换 , 虚实无定位 , 因此 , 阳即是阴 , 阴即是阳 , 实即是虚 , 虚即是实 。
通过行拳中的阴阳 , 虚实变幻的实践 。 使人体劲力增长使腿劲 , 手势的开合 , 腰的旋转、柔劲的伸转灵动 。 劲力从脚到腿、到腰再传递到手到指 , 使全身的气贯穿起来 。 使气畅通运行 , 拳就不会停滞 。 腰为一身的主载 。 转体 , 上下相承皆由腰来完成 。
炼气
古人云:“练拳不练功 , 到老一场空 。 ”太极拳以心意为主、以气为用 , 故称“用意不用力 , 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力到” 。 目前社会上一些练拳者 , 习惯于动动手脚 , 练几下套路 , 不懂得练拳和呼吸配合 , 结果一无所得 , 离真正练太极拳的要求相去甚远 。 我开始习拳时也是如此 , 只练拳不懂功 , 对内家拳的炼气认识不清楚 。 炼气讲:“气沉丹田”、“以调心、调息、调身”三调为原则 , 注意精气神的锻炼 。 以内功为主 , 以心理活动去推动拳理活动 。
“内练一口气 , 外练筋骨皮” 。 百练不如一站 , 每天在练拳之前先站桩 。 开始站圆桩 , 在站圆桩取得基础后 , 再改站“无极桩” 。 在习练太极拳过程中有意的把呼吸配合进去 。 呼吸做到细、匀、深、长 。 增强了肺活量 , 促进吐故纳新 , 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 , 提高气化功能作用 。 由于采用逆腹式呼吸 , 将后天呼吸之气 , 通过横膈深入到腹部 , 使小腹的起伏增加 , 起到了有规律的按摩内脏 , 促进肠胃蠕动功能 , 筋络畅通、气血运行正常 , 增强体内水谷精气的提炼 。 在习拳时做到“上吸下呼 , 开呼合吸 , 左吸右呼” , 吸气到中脘 , 呼气到丹田 , 在肢体的屈伸动作中 , 一呼一吸 , 一缩一伸 , 内气从丹田运送到四肢 , 再由四肢回复到丹田 。 往复循环 , 习拳中尽可能做到动静结合 , 意不断 , 气不乱 , 形相随 。 呼吸起伏鼓荡 , 由浅入深 , 由表及里 , 疏通筋络 , 通利关节 , 使全身增强内气 , 抗拒邪气的侵扰 , 提高了抗病能力 , 增强抵抗力 。 在练拳中的起势和收势要注意 。 起势开始炼气上吸下呼 , 意守丹田;收势则着重固气 。 在津液满口时 , 用舌捣鼓后分三口咽下入丹田 。 由于内气循环于五脏六腑、百骸九窍之间 , 全身经络畅通 , 起到了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效果 , 达到了治病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 。
我从1972年开始学习太极拳 , 1985年开始学习气功 。 由于长期的练太极拳与气功 , 身体发生了质的变化 。 由原来的疾病缠身 , 变为健康之身 。 一年四季很少生病 。 根据《周易参同契》三十二节:“巨胜尚延年、还丹可入口 。 金性不败朽 , 故为万物宝 。 术士服食之 , 寿命得长久 。 士游于四季 , 守界定规矩 。 金砂入五内 , 雾散若风雨 。 熏蒸达四肢 , 颜色悦泽好 。 发白皆变黑 , 齿落生归所 。 老公复丁壮 , 老妪成姹女 。 改形免世危 , 号之曰真人 。 ”
我现在85岁了 , 外貌也有所变化 。 原来脱顶稀少的白发 , 重新生长出黑发;原来掉落牙齿的老地方又长出新的牙齿来 。 现在是眼不花、耳不聋、无慢性疾病 。 身心舒畅、活得轻松愉快 , 一年四季很少生病 , 连感冒都少有 。 要身强体健 , 延年益寿 , 必须坚持锻炼 , 并要有正确的理论导向 , 心情舒畅 。 不断提高自身五脏六腑功能 , 使全身经络畅通 , 精、气、神充足 , 不使外邪有可乘之机 。 这样才能达到健康长寿、延年益寿 。
推荐阅读
- 闲话太极拳的“体”
- 太极拳与健康
- 太极拳听劲的确需要用耳听
- 太极漫步 一种从“心”开始的养生运动
- 详解太极中的放松
- 谁在练太极
- 带动先生打太极,“妇唱夫随”很美好
-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 郭虹:我的太极感悟
- 学习知识|语文成绩怎么提高,五年级语文60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