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仅是我的一孔之见、一家之言 , 认识肤浅 , 很不成熟 , 以此抛砖引玉 , 促进太极拳技术发展 , 恳请各位名家批评指正 。
一、尽性立命 十一、动作准确 二十一、己不盲动
二、阴阳平衡 十二、呼吸自然 二十二、意识主导
三、中正安舒 十三、上下一致 二十三、动静适机
四、虚灵顶劲 十四、有形无形 二十四、灵活多变
五、重心稳固 十五、随曲就伸 二十五、舍己从人
六、周身舒松 十六、不散不滞 二十六、化打同施
七、弧形圆转 十七、不丢不顶 二十七、科学深探
八、虚实清楚 十八、无过不及 二十八、德为技先
九、神形一致 十九、内外相合
十、运动对称 二十、曲蓄有余
详解
一、 尽性立命
柳华阳真人撰《慧命经》叙中讲:“漏尽图至决疑凡十有四其言曰 , 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所成 。 从古佛祖莫不由性命为修炼 。 修者 , 以破而补囵 。 炼者 , 以火而化物 。 火非风则不灼物 , 无所则失居 , 是故至人参乎大道 , 修乎性命 , 风火与物而同用 , 心肾相合即是性命合一 。 性者 , 根于心 , 心动则火也 。 命者 , 根于肾 , 肾动则水也 。 火入于水中则慧命不致外耗 。 以风吹火 , 变化而成真种 , 修真种而成舍利 , 此其大指也 。
上文可知 , 性根于心 , 心动生火 , 燃烧不息 。 命根于肾 , 肾动生水 , 润物旺存 。 风则德、道、经、技也 。 风吹火而融于水 , 慧命化为真种 , 大指显也 , “仙人”则成真长寿也 。
自古至今 , 佛家、道家、释家都强调修炼 , 能成为长生不老之人 , 其实他们也只是想通过修炼成为长寿之人 。
练 , 首要目的是修神养性 , 强魄健体 , 益寿延年 。 的松静沉稳 , 自然柔顺 , 中正安舒、虚实清楚 , 用意不用力 , 等等都是为性命而修炼 , 修炼为性命 。 因此修炼者应视太极如命 , 要活到老 , 练到老 , 探索到老 , 力求将拳技达到最高境界 , 自身长寿可期也 。
二、 阴阳平衡
万物而生 , 负阴而抱阳 , 莫不有太极 。 有太极斯有两仪 , 故太极为阴阳之母 。 太极拳着着势势均含一“〇”环形 , 其动而阳 , 其静而阴 , 及刚柔进退等均与易理无异 , 故得假易理以说明之 。 中国旧日学说 , 诸凡事物均以阴阳喻之 , 故阴阳无定位 。 太极之为阴阳亦然 。 如拳势之动者为阳 , 静者为阴;出手为阳 , 收手为阴;进步为阳 , 退步为阴;刚劲为阳 , 柔劲为阴;…… 。 凡此所喻 , 无论遇如何变化 , 内皆含一“〇”环形 。 故动静不同时 , 阴阳不同位 , 而太极无不在焉 , 阴阳均衡必须遵循也 。
三、 中正安舒
中正者 , 不偏不倚 , 无过不及 , 重心稳固也 。 顶头悬则自然中正;松静则自然安舒 。 稳如泰山 , 自然能支撑八面 , 运转自如 。
四、 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 , 使精神饱满 。 顶劲者 , 头容正直 , 神贯于顶 。 不可用力 , 用力则项僵 , 气血不能流通 , 须有虚灵顶劲之意 。 没有虚灵顶劲 , 则精神不能提起 。 盘架子及推手皆须有虚灵顶劲 , 气沉丹田 。
推荐阅读
- 太极拳平衡动作的修炼 张联恩先生论太极拳拳法腰裆的折叠
- 太极拳运动在疏通经络方面的特殊功效和作用 太极拳的各家手型比较
- 守住太极就是福 太极拳的松功要悟又要练
- 傅钟文谈练太极拳的要领 传统杨氏部分动作注意的问题
- 杨式太极拳若干问题的见解 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六大窍要
- 丹田内转功法 开三关通三田-太极拳收式
- 太极拳静心慢练是活桩 太极拳气达四梢练功法
- 太极辅助小功法介绍 太极拳内功的几种练法
- 太极拳四法,眼、手、步、身 “看”腰隙和“在”腰隙
- 球体感是掤劲产生的源泉 如何练好太极拳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