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太极拳要遵守的二十八原则 对吴式太极拳单鞭的马步是否双重的一点粗浅看法( 四 )


五、 重心稳固
重心稳固乃中也 , 正也 , 是人性命生理所需要 , 何况习武之人!太极拳论中“静如山岳”之句 , 说的是用功日久腿下有根 , 站立如山 , 人力不可动摇 。 《太极十三势》里的最后一势为“中定” , 即中心 , 讲的是重心稳固 , 沉重不浮 。 因为自身稳固是战胜敌手的第一保证 。
六、 周身舒松
太极拳论云:“用意不用力” 。 周身舒松 , 即为实现用意不用力 。 练拳时 , 全身松开 , 不使有分毫拙力 , 以防意气滞留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束缚 。 古人云:沟洫不塞而水流 , 经络不闭而气通 。 如果浑身僵劲充满经络 , 气血停滞 , 转动不灵 。 牵一发而全身动 , 若不用力而用意 , 意之所至 , 气即至焉 。 如是气血流注 , 日日贯输 , 周流全身 , 无时停滞 , 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 。 达至极柔软 , 然后极坚刚 , 太极拳纯熟之人 , 臂膊如棉裹铁 , 分量极沉也 。
七、 弧形圆转
太极拳论讲:“立如平准 , 活似车轮” 。 其言立如平准者 , 有中正安舒 , 虚灵顶劲之意;活似车轮者 , 以腰为主宰 , 无处不随腰运动圆转 , 此乃太极技术之高窍矣 。 拳论中还讲:“心为令 , 气为旗 , 腰为纛” , 其言为静也 。 “气如车轮 , 腰似车轴” , 此言其动也 。 腰为一身之枢纽 , 腰动则先天之气如车轮旋转 , 所谓气遍身躯不少滞也 。 因此 , 练拳特别注意弧形圆转 , 实现灵活自如 。
八、 虚实清楚
太极拳术以分清虚实 , 转换虚实为主要要义 。 虚实能分清则转动轻灵 , 毫无费力 。 如虚实不清 , 迈步迟滞 , 转动不灵 , 站立不稳 , 最易为人牵动 。 其原则是:彼实我虚 , 彼虚我实 。 实者忽变而为虚 , 虚者忽变而为实 。 彼不知我 , 我能知彼 , 则无不胜矣 。
九、 神形一致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先在心 , 后在身 , 腹松净 , 气敛入骨” 。 又说:“神舒体静 , 刻刻在心” 。 太极拳以心意为本 , 形体为末 。 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 腹松净 , 不存在丝毫后天拙力 , 气自敛入骨 , 其刚可知 。 神要安舒 , 体要静逸 。 能安舒静逸 , 应变整暇 , 决不慌乱 。 还说:“以心行气 , 务令沉着 , 乃能收敛入骨 。 以气运身 , 务令顺遂 , 乃能便利从心” 。 以心行气者 , 意到气亦到 , 意要沉着 , 气可敛入骨 。 功夫即久 , 骨日沉重 , 内劲增长;以气运身者 , 气动身亦动 , 身能便利从心 。 故变动往来 , 无不从心所欲 。
十、 运动对称
太极拳论云 , 上下相随 , 内外相合 , 讲的就是对称运动的整劲 。 上下相随者 , 手动、足动 , 眼神也随之动 , 若有一处不动身即散乱 , 此乃完整一气 。 内外相合 , 乃神形一致也 。 神为主帅 , 身为驱使 。 盘架子不外乎虚实开合 。 所谓开者 , 不但手足开 , 心意也与之俱开 。 所谓合者 , 手足、心意也与之俱合 。 能内外、上下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 符合阴阳相济之理也 。

推荐阅读